第153部分 (第3/4页)

足足将其他各地有头有脸的士绅甩了三条街。

这就是面子啊,凡是关系到体面的事,老太爷就总能不吝笔墨的大书特书,什么今年的诞日,连王县令都随了礼,许多不曾来往的远亲也来祝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而书信的最后,则是很传统的环节,少不得嘘寒问暖几句,然后很是豪气的说,今年的收成好,老三在外打理了几个新铺子,油坊的生意也是兴隆,所以岁入大增,寄二百两银子来,让叶景父子省着点花用,除此之外,又托人送了一些家乡的东西,于南京某人处去取,莫要糟践云云。

叶春秋现在出门,提着的就是一些家里寄来的土产,大清早到了王家门口,这儿他经常来,况且又是王家的门生和准姑爷,门子见了他,就好似见了菩萨一样,远远便招呼着要行礼,叶春秋抿嘴对他笑,将土产递给他:“这是老宅送来的,你送去厨子,让他炖了,熬一锅汤给泰山补一补身子,泰山还在吗?”

“老爷清早去部里了。”

“噢。”叶春秋一脸遗憾的样子,心里却贼贼的笑,正因为掐指算着泰山要去当值才这时候来的,否则又要被拉去训斥一顿,泰山近来吃了火药,小心为妙。

门子接了,忙说:“姑爷真好。”

叶春秋便板起脸:“呀,八字没一撇,可不要乱说。”他晓得门子不会改口的,也愿意虚伪的‘呵斥’一下,这样显得自己谦虚。

接着轻车熟路的进去,名义上自然是要去拜谒‘岳母’,这是老规矩,这时代男女大妨的厉害,想要和静初接触,固然算是半个未婚夫了,却也很不容易,不过曲线救国的方法也是有的……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赶赴北京(第一更)

既然上了门,总要见岳母兼师母吧,得问个安,而这个时候,王静初都会知道叶春秋这个时间点会来,也晓得叶春秋的心意,便在王夫人那儿做女红,然后少不得不期而遇一下。

这种手段……叶春秋早就熟稔了,心里感叹朱夫子坑人坑得厉害,他是个花心大萝卜,偏偏他的学说里却是各种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的一套,差点没把自己坑的半死。

到了后宅,命人通报,叶春秋一本正经的进去,王夫人果然端坐在那儿,王静初则陪坐一侧,然后很自然的露出不期而遇的哑然,接着便要起身回避的样子。

王夫人受够了他们这一套把戏,每一次都是如此,春秋脸皮也厚,天天都来,套路都不见换的,偏偏还得成全着这个未来女婿,便咳嗽一声,抿抿嘴,将王静初拉住,道:“静初啊,你继续给娘绣这只鸳鸯,娘得盯着你。”

王静初很‘无奈’的样子,便道:“是,母亲。”说罢,便乖乖地坐在一侧,假装着做女红。

叶春秋便抿嘴笑道:“王小姐的女红真好,学生很佩服。”

王静初自是不好答的,便缳首继续针绣。

王夫人有点无奈的样子,道:“嗯,多承你的夸奖,静初很乖的,噢,春秋,你打算何时进京?”

叶春秋有些郁闷,本来还想哄王静初几句,偏偏丈母娘有些不识趣。

不过问到此处,王静初也停下了手工,抬眸看着叶春秋,显然对此很是在意。

叶春秋便答道:“家父的意思是过七八日就要走,早去安心一些,免得中途出什么意外,耽搁了时间,会误了殿试。”

王静初立即露出一脸失望,俏脸凝上了一层郁郁的气息。

王夫人也蹙眉:“这么早?不过……举业要紧,本来……你恩师的意思是让你和静初……”

王静初一听,便忙是起身回避了,躲到一旁耳房里去。

王夫人看着女儿的样子,哑然失笑,不过当初自己还在闺阁的时候,只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她摇摇头,接着说:“本来的意思是,你中试之后,让你及早与静初完婚的,不过殿试更要紧,若是赶考之前完婚,不免时间过于仓促,既是婚姻,静初是王家的独女,自然还是大操大办的好,可不能委屈,所以只好等你殿试了。只是你在北京,王家在南京,却是多有不便,事急从权,总能有权宜的办法。”

叶春秋心里也是挺遗憾的,可是细细一想,即便这时候在南京完婚,过了几日又要动身去北京,依然异地相处,既然恩师说会想出权宜之计了,那耽误一些日子,也是无妨。

现在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殿试。

走到今日这一步,对于叶春秋来说,这世上再没有比殿试重要的了,他已经连续成为县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