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部分 (第2/4页)

从来入宫的人,从朝廷的大臣到宗室和使节,即便是有平民能入宫,大多也都是鲜衣怒马的,这位老太爷倒也真是……

好在这些宦官虽然心里嘀咕,面上却不敢做声,陛下很看重叶家老太公呢,何况人家一个儿子刚刚立下了那赫赫之功,更不必提人家那位极人臣的孙子,那更加是耀眼到让人不敢直视,这些宦官,对着叶老太公,自然是奉承到了极点。

叶老太公呢,紧张是有的,却是没有露怯,在他看来,叶家今儿要展现的,是家风。

什么是家风呢,其一是简朴,得让人晓得叶家是诗书传家,靠的不是黄金白银,金银那玩意儿,躲在家里偷偷地算就好了,到了外头,登不上大雅之堂啊,太俗。

这其二,便是叶家的风度,不能让人看轻了,所以当宦官盯着自己的靴子看,叶老太公非但不觉得羞耻,反而故意抖了抖,好让人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当然,还得说话,叶老太公谦和地道:“几位公公好,噢,陛下何时觐见呢?有劳,有劳,烦请带路吧。”

语气不缓不慢,要的就是范儿。

也在这时,也早有人禀报到了暖阁。

朱厚照起了个大早,他很随和的,之所以想见一见这位传奇的叶老太公,一方面是从前有几面之缘,朱厚照对叶老太公的印象还算不错;另一方面,还亏得了刘瑾……

刘瑾这人最聪明之处,就是懂得审时度势,看人眼色,投其所好之下,将叶家一些骨干的事迹统统搜罗了,当然都是好的一面,这位当初厉声劝告叶春秋留在京师的叶老太公,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了,什么自小就心怀天下啊,什么助人为乐啊,什么孝敬父母,舔犊之情啊,大致上都是这些经过了艺术加工的东西。

朱厚照饮水思源,仔细一琢磨,对啊,这春秋父子二人,一个比一个妖孽,细细一想,从源头来看,不就是这位叶老太公的本事吗,谁家能教出这样的儿孙?

这样一想,便愈发想要深入地了解了,对这件事,便是尤为看重,不但起得早,还将军国大事放到了一边,专候叶老太公的觐见。

他正等着不耐烦,这时却有宦官匆匆地赶了来,道:“陛下,叶家太公到了,已过了午门,很快就到。”

朱厚照一听,精神一震,这敢情好啊,他便道:“径直来觐见吧,不需讲什么规矩。”

“是,是……”这宦官连忙应了,不过脸色却又变得有些诡异起来,随即踟蹰道:“还……还有,那叶老太公穿得甚是朴素……奴婢……奴婢也不知该怎么说……”

“嗯?”朱厚照反而来了兴趣,好奇地道:“朴素?他朴素又怎么了?”

这宦官苦笑道:“就是形同乞丐。”

敢将叶老太公形同乞丐?这倒是够大胆的,不过朱厚照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当然,这宦官的口吻确实是夸张了,叶老太公那一身,若是放在乡下或是京师的外城,那也勉强算得上的体面,这个像乞丐,也不过是相对于宫里和内城的达官显贵来说罢了。

朱厚照却是眯着眼,似是心领神会地道:“噢,朕似乎是明白了,原来这位太公,是个勤俭持家的人,朕从前倒是没有注意呢,勤俭持家……勤俭持家……嗯?”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陛下真圣明

对于这进来禀报的宦官对叶老太公的形容,倒是令朱厚照感到意外。

朱厚照沉吟了片刻,眼眸一亮,反而有了主意。

这叶家现在是家大业大,镇国府带动了许多人富裕,就更别说叶春秋这个镇国府的主心骨,叶家又怎么会穷,那生活质量该是非常好才对,但是听闻这叶老太公勤俭持家,这就显得特别了。

不过说到这勤俭持家,朱厚照倒是觉得十分的好。

朱厚照突然想到了什么,抿嘴一笑,然后道:“叶家老太公不但深明大义,竟还是个如此简朴之人,朕若是一身光鲜,岂不反令他看轻了吗?”

他这话问的,有点令人感到摸不着头脑。

一直侍候在旁的刘瑾愣了一下,随即干笑道:“陛下乃是天子,天子富有四海,自然与寻常人是不同的。”

“不好。”朱厚照很直接地反驳了刘瑾的话,接着断然道:“人家尚且这样朴素,朕怎么能铺张呢?来来来,换衣,快给朕换衣衫。噢,这暖阁也太奢侈了,摆驾,寻个寻常的宫殿,朕要在那儿见叶老太公。”

朱厚照就是这样的人,一旦有了主意,谁也劝不了,劝了,他还会跟你急,更被说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