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蕊投进庄稼里,便彻底放松了起来,日子忙碌着过得特别快,这天,青蕊正在帮廖氏他们给寒瓜打苗,就听到锣鼓声乒乒乓乓而来,不一会儿,猫儿像兔子一般蹦跳着跑了过来,大喜道:“婶婶,哥哥通过府试,成了童生啦!”

第56章

“真的?”青蕊又惊又喜; 得到猫儿再次肯定后,赶紧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扑打扑打衣裳,对廖氏道:“嫂子我先家去了,晚点再来帮忙。”

廖氏笑道:“这里这么多人; 不差你; 赶紧回去发赏钱去。”

“就是,狗儿现在出息了,你这个做婶婶的以后可就有福享喽。”王氏一脸的羡慕; 可惜他家的儿子孙子都不是读书的料; 要不现在家境也好了; 送几个孩子读书是不成问题的。

青蕊带着猫儿回到家,报喜的还没到; 二牛和狗儿已经穿戴整齐在院子里等着,见她们回来; 赶紧道:“快进屋换件衣裳; 打扮精神点; 迎接这个喜庆的时刻。”

青蕊和猫儿应了好,各自回屋换衣裳去了,没一会儿出来; 都整整齐齐; 满面红光; 一家子往院子里一站; 精神面貌十足的好。

须臾; 锣鼓声来到门口,领头的官差正是柳三,身后跟着里正、村长、张秀才和一众村民,一进院子就一叠声道喜,又道了通过府试成为童生,光耀门楣之类的好话。

青蕊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赏钱给柳三,柳三捏了捏绣得精致的荷包,里面起码一个五两的银锭子,当下又捡了一箩筐好话说了,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官差一走,里正又一个劲夸了狗儿,虽说山水镇不止狗儿一个学子考过府试成为童生,但架不住狗儿年龄是所有学子里最小的一个,才十岁,虽然名次并不是特别靠前,也实属难得,且罗家又是造福一方的良善之家,别的童生家他没去,就只来了罗家,足以表示他对罗家的重视。

待里正一走,村民们又涌上来围着狗儿一家子一顿好夸,青蕊觉得,她两辈子也没听过这么多的好话,实在是过瘾极了。

狗儿全程都表现得十分谦虚,让张秀才极为满意。村长也很欣慰,鹅田村前几年越发贫困,连饭都吃不饱,更何况是供孩子上学,这么多年来才出了狗儿这一个童生,算得上是极其珍贵的了,好在罗家一家子都是和善人,狗儿也是沉稳谦虚之人,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虽然还未考上秀才,青蕊还是准备大宴宾客,村长和张秀才也是同意的,于是村子又热闹了一番,安通家是柳氏带着安晋来的,秦义家自然全部到齐,就连鲍昌海也让秦义带了贺礼来,一方极品好砚,看得狗儿两眼泛光。

热闹过后,狗儿便要去县学读书,张秀才觉得自己该教的已经教得差不多了,而且他也准备要继续考举人,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再教狗儿,只是县学的老师最高学历也只是秀才,青蕊担心狗儿的功课不能再上一层楼,就和二牛商量着要不让狗儿去府城上学。

二牛自然也是同意的,狗儿想到以后能天天看到香香,又能学到更广的学识,心里挺动摇的,但看着叔婶和妹妹,面上又流露出许多的不舍,府城离家里太远了,如果去了府城,最少也要一个月才能见一面,如果没有他们在身边,他肯定会不适应的。

青蕊三人自然也舍不得狗儿,虽然府城有秦义一家子照应,但狗儿终究还是太小了,一个人在外地上学,很多事情都顾不到,他们不放心。

于学业上,一家人自然是同意的,于感情上,他们却十分不舍。

正当他们不知如何取舍之时,张秀才乐呵呵的上门了,一家子暂时把事情搁置一旁,把张秀才迎进来,上了茶和果子点心,二牛这才问道:“不知秀才老爷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我今天来是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你们。”张秀才端起茶喝了一口,方才笑道:“今日我去县学,听闻皇上降了恩旨,以后每个县要分派一名举人老爷下来县学授课,当然,有举人的地方就不用再另派,一般是像我们山水镇这样没出过举人的地方。”

“真的?”一家四口异口同声喜问。

张秀才认真点头:“回来的时候我特意去衙门问了,这事是真的,说慢则五天,快则三天,这举人老爷就要到了。”

“如此一来,我家狗儿就可以留在县学读书了。”青蕊高兴极了。

二牛猫儿的欣喜自是不提。

狗儿虽然有些小失落,又不能天天见着香香了,但他还小,多留几年陪着家人才是重要的,遂开心极了:“太好了,二叔、婶婶,我们不用分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