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张居正稳步推进改革获得历朝皇帝称赞,曹操发现盲点! (第3/5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此时金幕中,已经出现了其他皇帝弹幕的感慨。

【秦始皇嬴政:这个六科给事中用来制衡六部的想法还是很不错的,或许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制衡军机处。】

【汉武帝刘彻:朕无需用这个办法,不过确实能给后代的大汉皇帝们一些参考。】

【汉高祖刘邦:小朱这家伙心思确实是挺细腻的,之前还以为你泥腿子出身设计的国家制度有漏洞呢,现在看来可能是朕有点误会你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到历朝皇帝的夸赞,心中也不免有些自得。

【唐太宗李世民:所以明太祖留给后代制衡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后代皇帝没用,反而启用了宦官?】

【宋太祖赵匡胤:这视频的关键字不是叛逆吗?朕看大明后代的这些皇帝们一个两个确实都是挺叛逆的,哈哈。】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他恶狠狠地盯着朱棣。

本来朕好好的在历朝皇帝面前出个风头,就因为你!

逆子!

朱棣大惊,忙道:

“父皇,儿臣用的是内阁,可没有用宦官干政!”

父子两人心有灵犀,同时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也慌了,忙道:

“皇祖,孙臣也没用宦官啊。”

朱元璋哼了一声。

“你儿子用了!”

朱棣大喝道:

“你孙子让大明第一个权阉王振出现!”

逆子!

朱高炽哑口无言,只能连连赔笑不迭。

心中却打定主意,回去把已经两岁的朱瞻基打一顿。

逆子!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获得了两位太后的支持,和司礼监首席太监冯保结盟,并得到六科给事中的全力协助后,张居正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大明权势最强大的人。】

【就连之前几位着名的内阁首辅,如严嵩、张居正的恩师徐阶又或者是他的前任高拱,在掌控的权势上都远不如此时的张居正。】

【但张居正并没有被巨大的权势冲昏头脑,他依旧有条不紊地推行着考成法这一条变革,让大明所有人都认为他确实仅仅是想要迫使官吏阶层更卖力的工作,为国库获得更多的税收。】

【一个仅仅是想要弥补国库亏空的内阁首辅,任何人对他的攻讦都是无关痛痒的。】

【至于在推行考成法的过程中趁机安插自家心腹,更是每一个内阁首辅乃至一方领导都必然会做的事情,更不会有任何人觉得张居正的做法有何稀奇之处。】

【事实上,即便是对于考成法的实施,张居正也是步步推进,并未急于求成。】

镜头一转,出现了一个新的年份。

【万历四年。】

张居正站在李太后和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面前,非常恭敬地开口。

“太后,臣认为,是时候正式实行考成法的惩治措施了。”

正在伏案勤奋写作业的朱翊钧闻言有些好奇地抬头,道:

“张先生,考成法过去三年竟然都没有惩罚措施的?”

张居正笑了笑,道:

“陛下有所不知,地方上的官员们大多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浮于人事者比比皆是。”

“若是一开始就让他们面临惩罚,他们心中一定会产生大量抵触,反而不利于考成法的推行。”

“如今考成法推行三年,各地官员也习惯了考成法的存在,此时再实行惩罚,官员们的抵触情绪就会小很多了。”

朱翊钧现在已经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不但身材高大不少,说话也明显带着发育期少年特有的公鸭嗓。

他闻言撇了撇嘴,道:

“若是朕的话,肯定得用雷霆手段,直接就让这些该死的懈怠之人丢掉官帽!”

张居正笑了笑,并未开口。

李太后皱眉,训斥了朱翊钧一句。

“皇帝,张先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官场比你了解得多!”

“你要好好学习张先生的治国手腕,将来才能当一个好皇帝。”

朱翊钧闻言,脸上明显露出不服气的表情。

“母后,朕从五岁开始就已经没日没夜的刻苦学习,难道还不够吗?”

李太后柳眉一竖。

“皇帝,你现在是真长大了,都能和娘亲顶嘴了。”

“娘亲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