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东方朔吃惊的看着窦非眼中尽是不可置信。

秦城看了东方朔的神情便知这位儒家士子对窦非这种带着浓厚家风采的言论颇不适应。

窦非对这些视而不见话匣子一打开便收不住继续说道:“东方兄方才说到避免激怒闽越贵族和百姓某窃以为东方兄所虑实在没有道理。何也?闽越之地乃大汉国土君岂不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臣不知法度不明做臣子的规矩擅起兵事妄动干戈陷陛下子民于水火置陛下国家大计于不顾此等无主无法之行为作为陛下使臣不以雷霆天子之怒、法度之刑惩罚之尔等却还要跟余善讲礼度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某窃为东方兄不耻也!”

说罢窦非向东方朔拱手一礼。只是这礼怎么看都是调侃的意味更浓一些。

东方朔目瞪口呆的看着窦非这回是羞愧难当了。

秦城心里嘿嘿一笑想道:得现在窦非这是在正儿八经的说法家之言了东方朔倒是好接受一些。

愕然了良久东方朔艰难道:“窦兄以为我等起兵事不会激怒闽越百姓?”

窦非微微一笑“余善穷兵黩武身为臣子不知君君臣臣不知大汉法度已是失民心于天下诸君代陛下伐之合法度下顺民意闽越百姓自当箪食壶浆以相迎怎会有怒?诸君解闽越百姓于兵祸犹如解民之倒悬使其可以安居乐业谁会不明是非而怒天子之臣?”

嗯儒家思想了。秦城看着意气风发、此刻格外有风采的窦非心里默道。

“呃。。。。。。”东方朔弱弱道:“某听闻闽越百姓久居偏远之地少有教化恐其不明义理不明陛下之苦心。。。。。。”

“正因为闽越百姓少有教化我等才更应该以大汉威仪示之让其明白何者为臣民何者为礼度何者为法度!”窦非一一句铿锵有力道“百姓不闻礼义廉耻与法度正是我等士人之耻!百姓不明是非义理尔等天子之臣正当教化之!”

“。。。。。。”

房间里一片安静。大伙儿都为窦非今日的挥斥方遒所震撼震撼于其学识更震撼于其风采。

安静了良久窦非这才意识到自己今天的表现有点过于”放肆”了不由得讪讪一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某方才也只是个人之言诸位若是不同意只当没听见便是。”心里却不免暗暗责怪自己的失态。

秦城摆摆手正想说“无妨无妨”因为他明白像窦非这种心中有丘壑的才子是多么希望有一展平生所学的机会而一旦有了这个机会他们散发的魅力将会无限耀眼今日自己为窦非展示的舞台虽然小了些但是窦非明显已经将自己带入进去了。因此才能有如此堪称惊艳绝伦的表现。

只是不等秦城出声东方朔已经站起身向窦非行了拱手一辑到底显得无比庄重抬起头时东方朔情难自己朝窦非道:“某今日闻窦兄一席话才知何为真正的大家!窦兄在受某一拜!日后还窦兄多多教我!”

说罢又是一辑到底窦非错愕不已忙还礼道:“东方兄何出此言折煞我也!”

东方朔肃然道:“窦兄切莫自谦长者理应为师!某虽不才愿闻道于兄但窦兄日后多多教我。”

话说了没两句“多多教我”几个竟然说了两边可见东方朔是真心服。

彼时的真士子就是如此在真正的大家面前绝不会因为有的没的脸面而故作姿态对学识的追求贯彻他们的始终。要不然也不会有百家争鸣的出现中国化史也不会有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化典籍。

说来令人惋惜在春秋战果之后中国化史再没有可以堪比百家的新思想出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东方朔和窦非你来我往客气了两句窦非突然道:“说到指教自然谈不不过对于方才东方兄所顾忌的出师‘无名’某倒是有个想法。”

“窦兄说。”东方朔激动道。

“东方兄不是顾忌不能先礼再兵吗?那我等给我们自己创造一个‘礼尽兵来’的局面不就可以了?”窦非的笑容里闪过一丝阴险。

这回不仅是东方朔便是秦城闻言都愣住了。

窦非何时又成了阴谋家了?

正在众人为窦非的话惊异不已的时候敲门声响起。

“何事?”秦城朝门口问道。

“禀将军孔都尉派人传话东越王余善的使者到了。”秦庆之在门外说道。

“余善的使者?”这个消息倒是让众人不禁一愣。

“来得好看某去揍他!”公孙策一跃而起推开房门就冲了出去。

看他这模样众人不由得想起方才这厮肯定听东方朔和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