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2/4页)

。太后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所以外命妇是从来不见的,但是南安侯府老太太是个例外,太后年轻的时候便与之交好,时常进宫与太后讲讲古,是能在太后身边说上话的几个人之一。

太后别看不太管事,可皇帝却是个孝子,所以她的影响力还是极大的。

李婷叹了一口气道:“公主,实不相瞒,我陪祖母和母亲进宫,是像太后来求药的。”

“求药?”三公主不由来了兴趣,“求什么药?”

李婷看了一眼陆清岚,迟疑了一下才道:“我哥哥李玉在万岁山摔下悬崖,虽然得救,但却病势缠绵久久不愈,上次进宫就是禀明太后娘娘,请太医回去给我哥哥诊治的。可是太医开得那个方子里,要八两以上人参的参须做药引子,我们府里没有那么大的人参,祖母只好进宫来求太后娘娘。”

七两为参,八两为宝,八两以上的人参,可遇不可求,也难怪南安侯府富可敌国,竟也找不到这样的药引子。

陆清岚见太医竟然开了这样的东西给李玉做药引子,有些震惊地道:“李公子的病,有那么严重吗?”

李婷有些忧虑地道:“太医说我哥哥身上的伤太多,在山上没有来得及处理,下了山之后内外交攻,一并发作,病势十分凶险,太医已叫我们家准备好寿材了,若非哥哥的病这般严重,我祖母和母亲也不会跑到宫里来打扰太后清修。”

陆清岚听得一颗心直沉了下去。

前世没有万岁山上的这场事故,李玉也没有得这场大病,更没有英年早逝。她不由想起丫头墨菊那一身的伤,若不是李玉拼死保护她,她恐怕要像墨菊那般,直到今日还起不来床。而李玉一个人承担了他们两个人的重量,那他身上的伤,自然比墨菊严重的多得多。

想到这里陆清岚更觉愧疚。

且说李婷在长禧宫与三公主、陆清岚聊了一会儿,辞别了二人出来,在宫门处碰见了兄长李延。

兄妹俩相互见礼后,李婷忍不住问他:“大哥哥,你为什么要叫我去拜会三公主,又教我说出那样一番话来?”

李延温和地笑笑:“那你见到三公主和陆姑娘没有,我教你的那些话,又说出来没有?”

李婷道:“我都按照你说的那些说了,可是到底为什么……”

李延道:“你做了就好,至于旁的,这涉及到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并不适合你知道,你便不要管了吧。”

李婷对李延这个大哥一向信服,闻言乖乖点了点头。这时候南安侯老夫人和周氏也从太后宫里出来了,李延接上她们返回了南安侯府。

陆清岚从宫里回来,一直有些坐立不安的。她很想出去打探打探,可她又清楚,万一这件事叫人知道了,那她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陆清岚左思右想,到底前世亏欠李玉太多,心中有所不忍,于是找了陆文廷来,让他帮自己打听打听李玉的情况。

陆文廷摸着下巴,笑吟吟地看着她道:“宝儿你告诉哥哥,你是不是看上李玉那小子了?怎么对他的事情这么上心?”

陆清岚有些无奈:“哥哥你胡说什么,李玉救了我的命,我就不能打听一下他的死活吗?”

陆文廷道:“李玉家世不错,人虽然傲了点儿,但是也说得过去,勉强配得上你了。你要是对他有好感,我可以帮你向父亲母亲那边探探口风……”他对李玉的印象尚可。

陆清岚急得跳脚:“快住嘴!有空说我,还是好好娶个媳妇替咱们陆家传宗接代吧。”

陆文廷笑道:“我反正是不急,可你不一样,没瞧见为了你的婚事,爹和娘都愁成了什么样子?”

陆清岚道:“你怎么讲不通道理?李玉救了我的命,我关心他一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对李玉还真没有那方面的意思:“我不与你说这些没用的,你快去快去!”直接把陆文廷给推到门外去了。

陆文廷笑眯眯地,他觉得李玉这人还行,是真想帮妹妹做这个红娘。结果他到外头一查探,吓了一跳。

回来和妹妹讲:“说是皇宫里的太医都请遍了,可还是没有起色。说是家里已经叫人准备好了上好的棺椁寿材,李玉的老祖母和母亲周氏每日以泪洗面。家里一片愁云惨雾……”倒是和李婷说得差不许多。

陆文廷道:“这样子看,李玉这小子倒是个没福分的,瞧着不像是个有福气的,这门亲,咱们可不能和他结了。”

“怎么会这样?”陆清岚听得心乱如麻,连哥哥开玩笑打趣的话都没有听进去。

很快,连纪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