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不是没想过澄清自己的名誉,只是无从下手,她在宫里什么都没有,连传点消息出去都不行,最后心思淡了,都过了那么久了,澄清了又如何?不过康熙不愧是康熙,并没有因为这些谣言而发作她娘家。

只是她没想到,她没法还自己清白,她的阿玛和大哥却上了折子,要求查明真相,还她一个清白,最后还提供了铁证,这个铁证,连武静雅都没想到,是一名高僧,还是很有名的高僧,康熙曾和他聊过一宿。

原来当时她出生的时候,那名高僧也在场,当时很多奴才都知道,还给她算了命,最后还留下了一个锦囊给武柱国,让阿玛在她十六岁的时候打开。

乌拉那拉家的人虽然知晓这事,但他们查不到那名高僧的踪迹,便作罢,哪知却是给了她留下后路。

那名高僧出现了,真相终于大白,不过还是有人半信半疑,康熙为了补偿武柱国,特升了他做知府。

弘晖的抓周宴如期举行,武静雅没有去,只是小青说他抓了一个官印,她笑了笑,下个月就轮到小弘昐抓周了。

她决定让儿子抓本书,中规中矩,小弘昐很聪明,懂了额娘的意思。

武静雅正等待着出宫,她知道,很快康熙就会下旨分封,果然,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康熙下旨分封皇长子胤禔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俱为贝勒。

终于可以出宫了,分封在旨意下来后,康熙就开始让内务府给众位阿哥建府,康熙的第一次大分封,有人欢喜有人愁。

四阿哥没想到他和三阿哥只是差了一岁,三阿哥却封了郡王,而他只是贝勒,竟然跟无地,七弟和八弟一样。

虽然是贝勒,但建造的府邸却以亲王的规格建的,四阿哥心里总算宽慰了一下。

不过之后,康熙宣了他觐见。

养心殿里

“老四,朕只是给你一个贝勒的爵位,你心里可是不舒服?”康熙眼光犀利的看着四阿哥,淡淡的问。

“儿臣不敢!”四阿哥连忙恭敬道。

其实他心里确实是不舒服,这些年来,他自认做的不错,可是皇阿玛竟然封他为贝勒和八弟一样。

“老四,你可知朕为何封你为贝勒?”康熙敲了敲桌面。

“儿臣不知!不过儿臣知道皇阿玛这样做,自有皇阿玛的考量。”四阿哥心里暗自猜测着,难道和之前的谣言有关?

“既然不知,那朕就告诉你,老四,你在公事上很尽心尽力,做的很不错,朕很满意,可是,你在后院的事情上,却处理不好,作为一个皇子,连自己的后院问题都处理不好,还让谣言满天飞,让人看皇家的笑话,让朕很失望。”

康熙一字一句的说着,目光沉沉的看着下方恭敬的四阿哥,如果他一开始就雷厉风行的处置那个碎嘴的奴才,敲打自己的福晋,也不会让这事闹得沸沸扬扬。

四阿哥心里一惊,冷汗直流,果然,皇阿玛一切都看在眼里。

“儿臣有罪,令皇阿玛失望了!”

“老四,关于武氏命格的传言,朕不信你猜不到这幕后之人,朕之所以不发话,就是想看你会如何处理,可惜,可惜……”

康熙每说一句,四阿哥心里就沉重一分,他已经明白了,原来一切的源头都在福晋身上,他明知,只有福晋才有那个能力让流言传出去,却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直为自己的福晋辩解,她是被人蒙蔽的,可是看到乌拉那拉家查出的结果,那时,他就已经有了猜测,不过那时他什么都没做,直到额娘让他请旨撤了武氏侧福晋的位置之后又传出他要将武氏的儿子抱给福晋养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一切可能都是福晋自己亲手策划的。

只是他不想为了武氏的事而处置自己的福晋,哪知这一切皇阿玛都看在眼里,心里不禁有些懊悔。

“朕不是要你处罚你的福晋,毕竟费扬古的脸面,朕还是要给的,可是你连敲打她一下都没有……”

这一点最是令康熙痛心疾首,老四怎么看都是个精明的人,怎么在后院的事上如此糊涂?

作为一个皇阿哥,自己的嫡福晋做出这样大逆不道之事,竟然连敲打一下都没有,康熙觉得自己实在无话可说了。

“儿臣知错,请皇阿玛责罚!”四阿哥抿了抿唇,跪在地上。

心里却已经迁怒福晋了,不用说,就因为她弄出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让他失去了郡王的位置,只封了一个小小的贝勒,想到接到旨意后,三阿哥那嘲讽的眼神,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