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2/4页)

就够了!”

“什么?”叶东愈发的迷糊了起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大祭司的目的是什么。

“龙以及龙血!”

“龙以及龙血?”叶东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不错,你听我说完!”

大祭司说着,眼中浮现出回忆的神色:“2005年的时候,山海关关城东墙牧营楼北侧城墙部分外皮墙体发生坍塌,段坍塌的城墙上端约10米,下端约15米,外皮墙体坍塌后,露出了城墙里面的黄土。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倒塌城墙的墙砖、黄土呈倾斜状堆积,而且紧邻城墙下的商铺。城墙脚下的商铺大部分都已经清空,只有两三家没有收拾完。倒塌城墙下约50米的道路被景区工作人员用蓝色绳子拦住,冰不准游客接近城墙。”

说到此,大祭司从怀中取出一张报纸,而后交给了叶东:“你看看这个!”

叶东此时已经是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因为大祭司所说的一切,都是太过匪夷所思了,但此时容不得他拒绝,只好将那报纸打开。

“据事发时在现场的商户说,早上7点03分,城墙上就开始往下掉砖头。上午8点40分城墙坍塌,大块的墙砖倾泻而下,城墙脚下的人及时躲开,只砸碎了几只凳子。

”据了解,这段墙体为1964年修复,因为城墙年久失修,再加上这两天连续阴雨,造成城墙自然倒塌。事发后山海关区政府和文物部门封闭了坍塌现场,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撤走存在危险隐患地段附近的商业摊点,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等任何事故,并准备对整个城墙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排查,相关部门已经邀请了文物专家,正在制定修复加固方案。”

“大祭司,这是新闻?”

叶东不是傻子,凌天下给他的既然不是报纸,那就说明这是新闻,但是他不知道这东西和之前大祭司说的,有着什么联系?

“你看到了什么?”

“山海关!”

“我之前说的是什么?”

“始皇帝的陵墓……”

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叶东猛然意识到了什么,而后脸色一变说道:“大祭司,你的意思是说……”

“你猜的是对的!”

凌天下点点头,而后说道:“到了这个时候告诉你也无妨,其实在1964年山海关之所以会坍塌,就是因为人们挖走了一眼东西!”

“什么?”

“龙尸!”

“龙尸?”

大祭司点点头:“不错,就是龙尸,确切的说,是以宛若太岁一样的东西,但是比太岁大了太多太多,你应该知道太岁吧?”

“我知道!”

叶东点点头,太岁他当然那是知道的,但是正因为知道,此时他才会如此的骇然,因为太岁着东西至今没有一个合力的解释。

太岁又称肉灵芝,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科学家称太岁是:一种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古时认为其为长生不老的仙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太岁分纤维状太岁和肉胶质太岁两种,纤维质太岁产于大山,无弹性,近灵芝;肉胶质太岁产自大地,有弹性,有肉质纹理。

这是叶东对于太岁的了解,但是他不知道,这和大祭司之前所说的龙脉等等传说有什么关系呢?

“我之所以问你太岁的问题,就是因为1964年,从山海关底下带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和太岁是一样的生命体,这下你知道了吧?”

大祭司说着的时候,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你应该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吧?”

“龙须?”

那瓶子里的东西,叶东实在是太熟悉了,因为当初他曾经服用过一模一样的东西,虽然不如眼前的这个大,但形状等等,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是不是龙须我们不清楚,不过我们赋予了它这样的名称,就像我藏在你权杖里的卧龙诀一样!”大祭司说完,朝着叶东笑了笑。

“卧龙诀?”

“不错,就是卧龙诀!”

大祭司点点头,而后继续说道:“我之所所以说,在徐福和刘伯温之间少了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