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这位威震四方的大唐统帅也不在。那样有异心的人就会觉得这是他们作乱的最好机会。

苏定方认为,只要他和慕容诺曷钵夫妇都离开青海。青海一定会有乱事起来。而乱事起来之时,就是一举消灭反叛力量的最好时机。

给他们机会,这些人才会跳出来,跳出来了,才有机会消灭他们。苏定方在回长安前,就指示所有驻军将领。对吐谷浑人和吐蕃人人异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他们集结全部势力了,再动手!

“原来如此!”陈易恍然大悟!

苏定方的计划布署的挺周严,也挺狠毒。相信这场叛乱过后,叛军会被消灭干净,而慕容诺曷钵的力量也会被消磨的干干净净。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苏定方制定此目标的计划就是趁青海再起乱事时候,将把有势力都收拾干净,还此地长久的安宁。无论何地,大战过后总不可能一下子太平的,不说敌方的残余势力很难收拾干净,连那些投诚的人员也可能会起异心,要恢复一个地区的宁静,要费多年的时间,也要费许多手段手可以。就像辽东一样,至今不太平静,安东大都护薛仁贵还时不是遣兵平叛。恩威并施,再加上其他一些手段,就如苏定方这样让有异心的人跳出来,给他们反叛的机会,是统治一个新占地区最好的手段,至少在苏定方的认为中是很好的。

苏定方再和陈易讲了一退他的安排后,呵呵笑着道:“子应,这下你应该完全明白事情的缘由了吧?青海闹的越厉害,越对我们有利,仅此次过后,那一带汉人的影响力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吐蕃人,再没有机会蹦达了,呵呵!”

“在下真的敬佩邢国公安排的周密!”陈易由衷地感慨。

无毒不丈夫啊,许多人的性命,堆聚成了将领的战功,有时候真的不能有妇人之仁。特别是成大事者,很多时候就是要牺牲其他人的利益,为自己争取更多,这种事上,根本无从说对错。

陈易也完全清楚,此叛乱一起,吐谷浑再也没有可能单独立国的机会存在,慕容诺曷钵将失去所有能依仗的东西,包括族人。在苏定方走后,凉州及其他地方的人马早已经待命,在叛乱一发生时,就马上出动,准备剿乱,相信现在叛军已经在唐军的四面包围中,没机会逃出去了。

而慕容诺曷钵的力量也完全消失殆尽,最后他能掌握的,至多只有几百帐,数千人。要是什么人再对他威吓一番,他还有底气要求朝廷再给他单独立国机会吗?这是在他统治吐谷浑时期发生的叛乱,慕容诺曷钵本身就有罪,没治理好国家,即使他不自请除国,大唐朝廷也可以强势地除吐谷浑国,将青海之地纳入大唐的实际治下,而不会引起其他藩属国不安。

听陈易转述了苏定方所讲的内容,武则天心下大安,原本因叛乱消息传来而起的担心也基本消除。

“子应,本宫真没想到,邢国公回朝之前,还埋了这么一手!”清凉殿外,正享受着宫人们扇凉的武则天带点感慨地说道。

“娘娘,邢国公除了行军打仗之技让人惊叹外,有处这些事务的谋略上也非常出色,这样的人才,依微臣所想,其实就入政事堂主事了!”看到武则天心情很不错,陈易趁机说了一句很感慨、又有点抱怨的话。苏定方的战功不在李勣之下。按理早就应该任更高职务了,但实际职位却与李勣差很多,李勣当了多年的宰相,现在又位列司空职,岂是苏定方可比的?陈易当然有点为苏定方鸣不平!

昨天下午,与苏定方讨论青海局势的时候,一些话苏定方虽然没有明说,但陈易却是知道,英明的苏大将军布署的应该是非常周密,肯定在那些有异心的人身边布置了一些人。那些人负责鼓动这些吐谷浑头领起乱。没有这些人的作用,许多有异心的人还不一定会马上跳出来,这些人不清除,青海的局势以后还有可能起反复,这与后世时候的“钓鱼执法”有点相似。但作用却胜之百倍。

陈易当然敬佩于苏定方的谋略手段,苏大将军在军事上的才能那更是让人惊奇。这样的人。没有位列政事堂,还真的说不过去。可惜现在苏定方看见年纪大了,他已经七十八岁了,谁也不期望这位老将还能在宰相的位上做出什么成就来,谁都清楚这只是朝廷对其战功的一种认可,给他最高的荣誉罢了。说不定过段时间苏定方就会辞相。回家颐养天年了。

武则天当然听出了陈易心里的抱怨,只是微微一笑,并没解释,也没反驳。稍一会后再说道:“子应,你和苏烈的交情很深么!”

“娘娘,我们的交情也说不上深,只是趣味相投而已,臣是敬佩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