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部分 (第2/4页)

比较广博,但是他毕竟不是万事通,有些情况他没有接触过,自然就不清楚其中的内幕。

就像是韩雅知道的这个河豚计划,林萧确实就是一无所知。

接着韩雅又问了何洋几句,都是关于这件事情的,谈了十几分钟,直到何洋讲不出什么新鲜事儿之后,这才作罢。

“你先下去休息吧。”韩雅吩咐了一声儿,然后打发人跟着何洋下去,这才跟林萧一块儿回到了房间里面。

林萧见韩雅似乎有什么心事,在考虑什么问题,于是就起身给她倒了杯水,然后递了过去。

韩雅低头喝了水之后,才对林萧说道,“看起来,这些犹太人又跟日本人混到一起了,这不是什么好事儿。”

“那个河豚计划,究竟是什么意思?”此时,林萧才问起这件事情的缘由。

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林萧的兴趣还是很大的。

“准确地说,这叫作豚鱼计划,差不多是近百年前的一场阴谋事件了,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韩雅想了一下,就对林萧解释道。

听韩雅讲了一阵子之后,林萧才明白了其中的过程,果然是有些惊人。

据韩雅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犹太复国主义者和日本军国主义者,曾经计划在华夏东北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

然而,这个被称做豚鱼的计划,最后因为美国的阻挠,以及华夏人民持续顽强的抗争,犹太人对东北的占领,最终宣告流产了。

“豚鱼计划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河豚是日本的美食,但有巨毒,如果处理不好,食客就会中毒而死。日本人借河豚计划,比喻犹太人移民这件事情,一方面有利可图,一方面又很危险,好比吃河豚一样。日本人把犹太人比作河豚,认为要去其毒素后,才能够食其美味。”韩雅对林萧说道。

“原来如此。”林萧点了点头道。

当时,日本占领华夏东北三省,此时全世界范围内的反犹太浪潮,持续不断,世界范围内愿意接纳犹太人的,只有英国的阿拉伯殖民地和华夏。

而华夏之所以不反对接收犹太人,不过是因为华夏人对于犹太人也好,对于纳粹也罢,都没有什么认知,当时华夏在忙着打内战、打鬼子呢,怎么可能有心情关心犹太人和希特勒之间的烂帐?

所以,华夏政fu方面在接收犹太人方面,并没有什么立场,这就导致很多犹太人将华夏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最初华夏东北的犹太人大部分来自俄罗斯,迫使他们离开家园的是苏联的大规模排犹运动。

来到华夏东北后,比俄罗斯更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大部分人都愿意在此定居下来,他们将带来的巨大财富,投资于日本人在东北的军事和工业建设中,使得当时日本在东北军民工业飞快发展。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日本的注意。

于是日本人经过讨论,认为可以利用犹太人的巨大财富和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既可以大大的增加东北的开发进程,又可以影响美国政权对日本侵华采取默认态度。

而犹太人这时候正在全球遭受迫害,急于寻找一块环境优越的土地建国,如果日本人愿意提供这个条件的话,华夏东北正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豚鱼计划就应运而生,日本许诺对犹太人不采取歧视政策,并给予他们一块土地复兴犹太国,犹太人则用他们的财富帮助日本人在东北和以后被侵占的土地上进行投资,并影响美国的对日政策。”韩雅说道,“协议一旦达成,全球各地的犹太人立即开始向中国东北大转移行动,颠峰时期,在整个东北犹太人大量蜂拥而至,仅哈城一地就有近三万犹太人。一时间犹太社区,犹太教堂遍地开花。日本凭借着犹太人的大量资金,使华夏东北迅速成为东亚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我还真不知道这件事情……”林萧听了,也不由得有些感慨道。

听了韩雅的话,林萧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她在听到何洋说到河豚计划这几个字的时候,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了,毕竟是关系到华夏当时历史的一件大事,难怪她会这么不淡定。

“当然了,这也跟犹太人的善于投资有关系。”韩雅说道,“事实上在西方,犹太人这三个字,跟撒旦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商机的地方,就少不了犹太人的影子,而两次世界大战,也都跟他们脱不开干系。”

当年在日俄战争期间,一位名叫雅可布·歇夫的美国金融界犹太巨富,出于对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仇恨(1903年4月6日在俄国基希涅夫小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