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部分 (第1/4页)
如果从外表上来看,似乎台岛问题是解决两国关系的关键,但其实台岛问题并非华夏和教廷建交的最大阻碍。
教廷方面一直都非常清楚与台岛建交不符合华夏政府的一个华夏政策,不过,教廷在这个问题上是有选择余地的,虽然历史上教廷从未单方面与任何国家断绝邦交,但是教廷为了保障华夏大陆信徒,而不惜放弃台岛的立场,连台岛的主教们也是接受的,因此第一个条件并非问题
这里面,宗教才是关键。
华夏和教廷之间的主要争议,实质上就在于宗教自。由这个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上。
不论是从宗教传教立场,还是为了华夏信众争取合法权益,现时和潜在的信众数量无比巨大的华夏大陆,都是教廷方面极力希望开发的市场。
已故教宗保罗二世曾经大力推行东进政策,并曾一直渴望来华夏访问,但是华夏方面则一直以两国尚未建交作为理由予以拒绝。
新离任的教宗本笃十六世曾经发表公开信,呼吁与华夏政府对话,双方也自此进行了接触与非正式会谈,然而却未有实质性突破。
华夏方面的冷淡,似乎也情有可原,因为对于华夏政府而言,与教廷建交的风险显然大于收益,华夏政府一直担心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颠覆华夏、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对于新任教宗来说,如何处理与华夏政府的关系,自然就是他上任后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不过,经济领域已经日益开放的华夏,在短时期内应该不太可能放弃在政治和信仰领域的垄断或调控,因此,华夏和教廷之间的前景发展,也不会那么乐观。
“总而言之,一旦牵扯到了国家利益,这事儿就不好说了。”萧老爷子提醒林萧道,“如果教廷是一个正常的大国,那么这事儿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早就建交了,偏偏他们就那么几苗儿人,对我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所带来的影响却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说,暂时还是把他们挡在门外,比较符合我们的利益。”
“确实如此。”林萧深表赞同,“宗教这东西,很容易使人极端化的,华夏有自己的传统宗教,没有必要再供奉什么洋神,那纯粹是自毁前程。”
第996章 不在一个频道上
林萧跟萧老爷子谈了一阵子花,才回到了自己家中休息——
他想着跟教廷之前的接触,然后又想到了华夏和教廷之间的关系,不由得来了兴趣,于是就上网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
这么一看之后,林萧就发现,以前对于这方面的内容,确实是关注得比较少,怪不得萧老爷子要特意跟他谈论这个问题。
很显然,现在高层并没有打算跟教廷方面做更加深入的接触,也没有考虑正式建交。
教廷方面的单方面热情,其实不过就是一厢情愿罢了。
说起两国之间的恩怨,还要往前追溯到元朝,但是当时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一直都不顺利,罗马教皇曾经向蒙古帝国派出使臣,企图劝说蒙古人皈依基督教,不过蒙古人信奉的是长生天,后来又对道教比较有兴趣,等到元朝灭亡之后,关系一度中断。
到了明万历十年,意大利人利玛窦被派到华夏学习汉语,后来他在华夏创立了第一个天主教传教点,向华夏人介绍数学、几何学和力学等科学知识。
利玛窦是个很好学的外国人,他苦读华夏的《四书》《五经》,深入研究华夏的传统文化,穿汉服,提出传教要入乡随俗,使用汉语举行宗教仪式,为基督教在华夏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后来利玛窦于北上来到京城,主持建造了宣武门大教堂,利玛窦博学多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天主教传入华夏之后,内部产生了所谓的“礼仪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翻译“神”的称谓,和如何对待华夏的传统习俗。
在这个问题上,利玛窦认为,对于“神”的称谓,除了用“天主”之外,亦可称“天”或“上帝”,并且同意华夏信徒保留祭祖和祭孔的传统习俗。
而西班牙传教士另外一些教士则认为,祭祖、祭孔属于偶像崇拜,违反了《圣经》的规定,并派人到罗马教廷控告以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
后来清帝康熙也介入了礼仪之争,声明祭祖祭孔属于华夏的传统习俗,不属于宗教活动。
但是几年后,教宗克雷芒十一世公然下令,禁止华夏教徒举行祭祖、祭孔等活动,禁止把“上帝”和“天”作为“天主”的别称,并派特使来华谈判。
教宗特使铎罗来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