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2/4页)

“此次下江南观看你和高万峰的对决,原是赵思睿小王爷在家宴上提出来的。那时魏王、楚王、秦王都在场。赵思睿小王爷一提,皇上立刻就答应,然后就让楚王领头,带子侄来江南见识一番。楚王不好推辞,只能答应。

老夫当时虽不在场,但事后推测,只怕赵思睿小王爷的这个主意,是当今皇上替他出的,不但如此,皇上设那次家宴,也是事先准备好的,目的就是想让赵思睿小王爷在那次家宴上说出那个主意。”

马小知笑道:“皇上这样做,自然是想让楚王远离京城,这样他才好安排人对付楚王。”

王管家赞许地点了点头:“你果然进步了许多,听话即能知音。不过因你对京城形势不了解,只猜对了一半。皇上的安排,只不过是和吕云起宰相摊牌,说服他支持赵思睿王爷而已。但依老夫看来,皇上想要说服吕相,只怕很难。楚王之所以放心离京,也在于此。”

马小知哦了一声:“这个吕云起宰相究竟是什么人?居然敢不买皇上的帐?”

王管家摇了摇头:“这个吕云起宰相,可谓我大宋第一能相。只是他弄权地手段,也非常人可比。皇上这几年经常生病,这位吕云起大人,将朝政打点得有条不紊,正因为他得力,皇上才能放心养病。只是吕大人在打理朝政时,顺便也将能接替他地人全部除了。如此一来,皇上只能依靠他,不然朝中就会生乱。如今皇上对他,是想除不敢,不除又觉得扎手。嘿

正文 第四十章 京师门

第四十章 京师门

马小知不禁好笑,自己和高万峰的金陵之战,旁边看热闹的人可谓各怀心思。皇上想借此次机会摆平宰相,赵思睿王子想深交各地和永嘉派有旧的官员,各地官员也想结交几位王子,为将来的仕途铺路。只是不知楚王和他的大儿子赵思圣是何想法,难道他们真的是一心来看热闹的?只怕未必。

他于是问道:“王管家,你觉得三位王子,谁胜出的可能大一些?”

王管家摇了摇头:“不知道。里面变化太多,没到水落石出时,我也算不清楚。如今京城里的人按年龄给三位王子排了序,大家都叫楚王的大儿子赵思圣为大王子,叫魏王的二儿子赵思哲二王子,叫我们的刘掌门小王子。

如今的局势,我只知道一点,那就是二王子赵思哲已经出局。据说他已答应皇上一心辅助小王子赵思睿。看来他是没机会成为太子了。

大王子赵思圣虽然不得圣心,可宰相吕云起支持他,他也深得朝中大臣拥戴,大家都说我大宋积弱有年,而大王子赵思圣天性刚毅,若他做了皇上,倒可以重整朝纲,立我大宋之威。

至于小王子么,虽然皇上心中想立他,并且也有我们禁军的支持,可他有一个天生的弱点,那就是他娘亲是辽国公主,这个消息只要走露,朝中所有大臣只怕都不会答应。所以说没到最后,谁也说不清楚。”

王管家说完。又叹道:“掌门,金陵的事一结束,你就去京城吧。一来去朝中见见世面,二来若有可能,可以帮我一下,毕竟我只有你一个徒弟。我已在朝中替你打点过了,你入京后。就可以进翰林院做待诏。”

马小知点了点头,王管家让自己去京城。自然不会害自己地,自己对世上其他所有的人不放心,也会对王管家放心。

这几天他一直想不通他父亲的事,现在遇上王管家,正好请教一下,王管家是朝中大臣,说不定知道自己父亲的事。于是就把整个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王管家就道:“你爹的名字我倒是听说过,只是和他没什么来往。”听完了马小知的话,他笑道:“当年你爹上奏折支持二王子赵思哲,后来不但没事,而且升了官,这事我倒知道原因。二十多年前,东京汴梁的大相国寺旁,忽然出现了一个名字叫京师门地小派。”

马小知赶紧道:“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原因,不要扯别的事?”

王管家一笑,若是别人打断他,只怕他就没这么好地脾气了,现在马小知打断,他倒觉得亲切。于是他道:“因为只要我把这事说出来,你自己就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马小知只好听下去。

王管家道:“这个京师门自然是个棋派了。我大宋京城自古繁华,故而棋派众多,加上我永嘉派和那龙虎门的分堂,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几十个门派中,那京师门可谓最小,不过是个小院子,里面四五个人而已,京师门掌门的名字,江湖上从来没人听说过。在大家眼中。它自然是个不起眼的小派。

那京师门内。掌门几乎很少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