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 (第1/4页)

孟浩明听完徐掌柜转述的李敏的话以后,只能瞠目结舌。

“难怪外面的人都说,我们大少奶奶是神仙。”孟浩明听不懂李敏的话,只能举手投降。

窗户外,这时好像经过一个人影的样子,孟浩明起身即喝了一句:“谁?”

没有人回答。

徐掌柜赶紧把李敏那些宝贝收起来。孟浩明和小李子一块儿走出房间,在院子里兜了一圈没见半个人影,只好各自回屋去了。

李敏在床上,时而睡,时而好像做梦。由于她有一些恋床的毛病,初到另一个地方睡的话,总是有些睡不着。

念夏听她翻来覆去的声音,问:“大少奶奶要不要吃点东西?”

这个小丫鬟倒是机灵,记住了她之前说过的,夜晚睡不着的话,可以尝试吃点东西促进睡眠。

“你去看看厨房有什么。”李敏答应了下来。

念夏溜出了她屋子,让春梅守在屋门口,自己一个人走去厨房。

厨房里,翻来覆去地找了下,食材是有,米也有,问题是,都是生的,必须生火。琢磨着给李敏煲个粥,放点肉。这样忙碌的时候,突然听见好像风声撞击门窗发出轻微咿呀的声音。

害怕厨房的火灭了,念夏赶紧走过去把窗关的紧一些。这样一来,似乎能看见个人影经过窗外。

熬好的粥端回到李敏的屋子前,念夏问在门口守着的春梅:“还有人没有睡吗?”

“念夏姐姐说的是哨岗?”春梅反问她。

念夏一听,直翻白眼:“我问哨岗做什么,他们不用睡的。我问的是,那些本该去睡觉了的人。”

春梅好像恍然大悟,说:“刚我看见尚姑姑起来了,可能是去茅厕。”

茅厕挨着厨房不远的地方。念夏就此端着碗进李敏房里时,说:“刚奴婢在厨房生火给大少奶奶煲粥。尚姑姑可能觉得夜里生火奇怪,跑到厨房窗户前面望了一眼,结果,把奴婢反而吓了一跳。”

“怎么吓的你?”李敏像是漫不经心地接小丫鬟这话。

念夏仔细说来:“奴婢到窗前,看不到人影。回来时问春梅,才知道是尚姑姑。”

李敏听出这小丫鬟气的是,这个尚姑姑明明可以正儿八经地进厨房看究竟怎么回事的,结果搞的鬼鬼祟祟的,好像背地里盯着她念夏,整天要抓她念夏小辫子一样。因为谁不知道,尚姑姑比她念夏资历老,结果现在反而被一个小丫鬟骑到自己头顶上去了。

“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个话,我不知道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何必事事都放在自己心里面,给自己添堵罢了。”两句话教训兼安慰地说了一顿小丫鬟,李敏喝了几口粥以后,发现胃暖和了起来,拉起被子再躺回床上,果然好入睡多了。

念夏蹑手蹑脚帮她把屋里的烛火灭了。知道她有睡觉不喜欢点灯的习惯。

第二日,鸡鸣时分。

孟浩明派去燕门关打探的尖兵回来了。

“回主子。”那个乔装打扮的士兵来不及卸妆,单膝跪在李敏和孟浩明面前复命,“昨夜皇上派出的传令兵,一路通过燕门关。”

皇帝看起来是正式要动真格了。

“今早上,标下从燕门关回来的路上,遇到的商队里面,有些已经得到风声,恐怕通关难度加大而启程返回京师。”

到了冬季,由于大雪封路的关系,通关到北燕的商队会大大减少。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未到真正大雪来临的时节,很多商队,都甘愿走这最后一趟旅程,把满车的年货带到北燕塞北,其中,包括北燕以西以北的东胡等民族。

这个时候,通关的车队、人马其实很多。而且,如果此刻选择返程,这个损失可真是不小,最少要损失整个冬季,还有包括把货物压在京师里的仓储费,人马生活费,旅馆费用等。

“这两日如果通关的人数减少,对于我们如何浑水摸鱼通过燕门关不利。但是,如果皇上一日没有抓到人,肯定是不会解除戒严令,即是说,那些商队,很快会明白,等待情况变好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办法承担损失的商人,只能是继续冒险通关,符合我们的利益。”李敏分析着,对孟浩明说,“孟旗主没有异议的话,本妃认为,今晚上可以准备启程了。”

孟浩明对她准确的分析没有任何意见。唯一余下的问题,只在于怎么浑水摸鱼通关了。

让其余人都退了出去。李敏仅留下孟浩明商量。

“孟旗主,本妃刚才听那个士兵说了,说是,如今驻守燕门关的部队没有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