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9—1930),英国小说家,医生出身,主要以写侦探小说而闻名,创造着重推理的小说流派,著有《福尔摩斯探案》,还写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和切斯特顿(切斯特顿(1874—1936),英国作家,新闻工作者,著有小说、评论、诗歌、传记等,以写布朗神父的侦探小说最为著名。)一比高下。相反,l·d·奇普所著的《三个r的秘密》所展示的都是由一些熟悉的要素构成的情节,主要以其热情而显得与众不同。不,被害教授的手迹并不值得特别注意,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生活对书中情节的模仿。

从阿肯色的小木屋返回后,他们几个人聚集在奇普的屋子里,大家都受到了很大震动。埃勒里召集了这次会议,他邀请校园书店的维姆斯先生参加——此人听到这一可怕的消息时,停住了微笑,紧闭起他那副密苏里嘴巴,开始秘密地盯着门。

埃勒里连胡子也没刮,眼里充满血丝。

“我连夜读完了奇普的手稿,”他开始发言道,“我必须报告大家一个惊人的——一个几乎难以置信的——消息。

奇普的侦探故事中所写的犯罪事件发生在密苏里一所学院以及周围地区……这所学院的名字叫巴莱学院。”

“巴莱,”巴洛维的校长自语道。

“而且,故事里的被害人是一位资深的美国文学老教授。”

妮奇看上去迷惑不解。“你是说奇普教授——?”

“取材于他自己,妮奇——一点不错。”

“如此难以置信的是什么呢?”年轻的培根询问道,“是艺术模仿生活——”

“考虑到奇普策划他的故事是在今年暑假之前的事,培根教授,更确切地说是生活模仿艺术。假定我告诉你在奇普的故事里那位资深美国文学教授的尸体是在欧扎克斯他所拥有的一间小木屋发现的呢?”

“竟然如此具体?”维姆斯先生急促地叫道。

“还有呢,维姆斯。故事里的嫌疑犯之一是巴莱学院的院长,他的名字被叫做伊萨克·安东尼·巴莱;一位名叫克劳迪尔斯·荻姆斯的当地书店老板;还有一位名叫培根的年轻的化学教授;还有,最不平常的是,奇普的侦探故事里的三条主要线索循环出现,它们是所谓的‘阅读’、‘写作’和‘算术’。”

又是一阵寒风吹了过来。

“你是说,”巴洛维博士解释说,“我们正在调查的谋杀案——奇普自己的死——完全是仿造奇普在他的手稿里编造的犯罪活动而成的吗?”

“看一下最后的人物。”

“但是埃勒里,”妮奇说,“那怎么可能呢?”

“显然,杀害奇普的人试图控制老头的手稿,读了它,并且以凶恶的幽默开始在真实生活中抄袭——实际上是复制——奇普在虚构的故事里面编造的犯罪情节!”埃勒里在小屋里转来转去,他那平常整洁的头发如今非常零乱,脸上的表情也显得很粗野。“简直完全一样:没有归还图书馆的书——是‘阅读’线索;明信片上面的伪造日期——是‘写作’线索——”

“那‘算术’线索呢,奎因先生。”巴洛维声音颤抖地问。

“在故事里面,博士,被害人发现了艾伦·坡的《铁木儿》第一版,价值二万五千美元。”

维姆斯大叫道:“那是‘算术’,对!”然后咬了咬嘴唇。

“如何,”培根教授声音含混地问,“如何把这本书写进奇普的故事里的呢,奎因先生?”

“这就构成了犯罪动机。凶手偷走被害人的《铁木儿》真本——代之以一本毫无价值的复制品。”

“但如果都是复制的……”巴洛维博士开始喃喃地说。

“那么那一定是奇普教授自己的谋杀的动机!”妮奇大叫道。

“看起来会是这样,不是吗?”埃勒里目光锐利地盯了一眼校园书店的主人。“维姆斯,你和我说的那个奇普六月三十号给你看过的《铁木儿》第一版在哪儿呢?”

“这——这——这个,记得在他这里书架上的某个地方,奎因先生。在字母p下面,艾伦·坡一格中……”

确实在那里。在p下面,艾伦·坡一格里。

当埃勒里将它取下来并翻开看的时候,他微笑着。自从他们发现了小木屋下面的骨架以来,这是他第一次微笑。

“嗬,维姆斯,”他和蔼地说,“你是研究艾伦·坡的专家。这是一部《铁木儿》第一版真本吗?”

“这——这——这个,应该是吧。这就是老奇普那天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