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家人来京 (第2/3页)

罗信心中就是一喜,这是他步入朝堂之后结盟的第一个人,当即也端起了酒杯微笑着说道:

“大人客气了,你我都在工部当差,帮你也就是帮我。”

“缪也!”康大和摆手道:“你来工部只是制作火器,所以你确实是帮了老夫的大忙。你是谦虚,但是老夫记在心里。来,什么也不说了,请。”

“请!”

两个人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随后相视而笑。

“不器,你我已经在这里呆了五天了,没有必要再呆下去了,明日我们就回京城。”

“全凭大人安排。”

第六日。

罗信和康大和准备离开军器司,姜松恭送二人到大门外。罗信看了一眼姜松,然后转头对康大和道:

“康大人,姜大人这些日子可是帮了我很多,待此事事了,还请大人为姜大人记一功。”

姜松的身子就是一振,望向罗信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康大和看了一眼姜松点点头道:

“姜大人,我和罗大人返回京城,这里就交给你了,只要不出差错,待此事事了,必定将你的职位提一级。”

“谢康大人,谢罗大人。”姜松激动地说道:“下官一定竭尽全力。”

返回了京城,罗信直接回家洗了一个澡,便匆匆地赶往翰林院,直接来到了资料库。一进入到资料库,便见到周玉,徐时行和张洵三个人并没有在那些重修《元史》,而是在坐在那里,满面忧虑,罗信心中不由一惊道:

“怎么了?可是重修《元史》出了问题?”

三个人见到罗信,脸上都浮现出喜色,纷纷站起来道:“不器,你回来了。”

罗信摆摆手道:“你们怎么了?怎么没有重修《元史》?”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随后又整齐地叹息了一声,最后由周玉开口道:

“没心思。”

“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个人落座之后,周玉给罗信倒了一杯茶,忧虑地说道:

“如今北方的局势很不好!”

罗信神色就是一惊道:“马大人应该已经到达了大同吧?”

“应该是到了!”徐时行点头道:“只是在马大人离开京城的第二天,便有战报送回来,草原人昼夜攻城,边军损失严重,军器也不够了,有数次攻上城头,虽然最终被打了回去,但是从战报上看,弥漫着绝望的情绪。不知道马大人到了之后,会不会重振军心。现在朝堂都在等着马大人送回来的战报。”

“这还只是一方面!”张洵接口道:“北方战事发生之后,东南的倭寇也开始大举进攻,东南地区一片糜烂,而且还有着无数流寇也有做大之势,如果朝廷不能够迅速地击退北方草药蒙古大军,恐怕大明要乱了。”

罗信的眉头便紧紧地皱了起来,半响长叹了一声道:“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自有内阁处理,你们还是把精力放在重修《元史》上吧。”

听罗信说起《元史》,张洵朝着罗信拱手为礼道:“多谢不器向陛下推荐,让子玉有了这个机会。”

罗信摆摆手,神色凝重。大家也知道罗信的心思不在这里,不由都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周玉突然扬眉说道:

“不器,陛下为什么不派你去北方?”

张洵和徐时行也是眼睛一亮,霍然望向了罗信。北方曾经取得的大胜,都是由罗信取得。所以他们都有些不解,为什么嘉靖帝不派罗信前往大同。罗信摇了摇头道:

“陛下应该有他的打算吧。”

“不器,听说你去工部担任军器监了?”

“嗯,只是暂时的,主要是为大同边军制作一些火器。”

听到火器,周玉三个人眼睛都放出光芒。

“不器,有了火器,应该能够守住大同吧?”

“不知道!”罗信摇了摇头道:“但是肯定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可是如今不是守住大同的问题,正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如果不能够迅速地击败黄台吉,整个大明恐怕就乱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罗信叹息了一声问道:“《元史》重修到什么程度了?”

周玉三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苦笑道:“这几日根本就没怎么动,不器,真是没有心思啊!”

四个人又沉默了下来,大概有半刻钟的时间,门外响起了脚步声,紧接着响起了敲门声,靠近门口坐着的罗信便站了起来,来到门口处将房门打开,便看到外面站着一个书吏,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