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8章 医国奇方留后用 (第2/4页)

一开头的调子拔得太高,后面想要唱好就更不容易。

人心都是不容易满足的,到时候如果骠骑供应不起这么多粮食,到时候必然有人会不满……

没错。

当这些难民将手中的炊饼当成是应得的时候,再突然降低标准,加上有心人的鼓吹,必定就会引发骚动,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弥天之灾!

啊哈!

那刚好!

王蒙表面上也是附和的点头,但是实际上在心中则是冷笑。

因为对于山东百姓的了解,王蒙心中琢磨着骠骑肯定会在粮草短缺之后,出现很多问题,于是他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急着跳出来,反正等到那些贪便宜的家伙自己蹦跶的时候,再稍微挑拨几句也就是了,不是省心省力并且没有多少危险么?

王蒙正在琢磨的时候,忽然看见有几个人,由小吏带着,到了一个棚屋之前。

『前面的都让开些!给医师让个道!』

听了那小吏的叫喊声,不远处的那个棚屋里面的流民忙不迭的让出了空间。

王蒙几乎呆住了。

什么?

医师?

医师给这些流民看病?

是我疯了,还是这里疯了?

虽然小吏的脸色很难看,摆着一张似乎谁都欠他千百钱的臭脸,同样那医师也很简陋,也没有什么长时间的诊断,进了棚屋不久之后便是又出来了,从药箱里面不知道捣鼓出了什么粉末来,调和了一碗药汁让病人喝下之后便是又急急走了,根本谈不上什么悉心治疗……

但这是流民啊!

王蒙有些懵。

给流民食物的,王蒙不是没见过,毕竟流民首先最缺乏的就是食物,只要有食物就自然能够安定下来,但像是当下还派医师给流民治病的,那可就是王蒙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到了……

流民,不应该像是草芥一样,熬得过去就活,熬不过去就死么?

治病,随便摸一下就是要几千钱,普通百姓都没有钱去看病,更不用说是流民了!

那该不会是什么游方道士,烧符水的那种罢?

王蒙不知道心中泛起的是什么滋味。他也不是没生病过,但是生病的时候只能是硬挺,全靠自愈,根本没闲钱去看什么病,甚至还要拖着身躯去劳作,否则一天下来便是没饭吃。他这么多年都没有医师给他看过病,这……

这流民何德何能就能有医师来看病?!

绝对是假医师!

蒙人的!

一定是的!

然而,在第二天的晚上,不知道是因为医师的药效对症,还是因为流民的抗药性实在是太低,亦或是原本就是草芥的生命力极强,在隔壁棚屋里面传出的欢呼声,让王蒙的下巴掉了下来,久久的合不上去……

……

……

平阳之侧,桃山之巅。

守山学宫之中,明堂高台之上。

斐潜坐在高台上,仰头,面色略带一些缅怀之色。

在在明堂之中,不仅有河东这些时日前来平阳押注斐潜的河东士族子弟,也有原本就在平阳桃山的学宫子弟,博士,祭酒。

比如种劼,令狐慧等。

这些人,基本上就是存在于河东之地的所谓『清流』了。

所谓『清流』,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算是多坏,甚至可以说是洗涤人心的仁德之士。

而东汉,或许就是这『清流』的源头了。

东汉末年,太学生郭泰、贾彪和大臣李膺、陈蕃等人联合,批评朝政,暴露宦官集团的罪恶,被称为『清流』。后来这种自发的就集合起来,汉代有,唐代也有,宋代,明代也有,清朝在末年时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政治流派。

但是,所谓清流也延伸出了三个词,『清议,清谈,空谈』,后人很多时候将其混淆,但实际上并不相等。

清议,最早出现在汉末。当时的清流者,通过议论时事,品评人物,对政治施加影响。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下,清议具有一定激浊扬清的作用,但也有士族子弟借此沽名钓誉。

而清谈则是盛行于魏晋时期,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也被称之为『清言』。迫于政治环境的高气压和社会氛围的诡谲,当时的士族名流,不谈国事,不言民生,专谈老庄、周易,以虚幻度日。

而空谈么,则是特指很多东西,都停留在理论、传播在口头,并没有被实践,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政治派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