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鼓声震聋欲耳,随着火光移动,世子一身银装铠甲,鲜红披风,立在城墙之中。两边守军刷地杨出“楚”字大旗,火光之中,两面大旗随风飘动,甚是威严。这架势一看便知是不会降城了。

拓跋金望着那个硕大的“楚”字,心知楚王不在,暗笑清城虚张声势了。心思流转之下,清清嗓子,准备开骂。

只听城墙上士兵齐声高喝道:“世子说了,长得丑就别开口说话了。”顺着南风传来的声音因着苍山地势的关系,竟然回响了好几遍。

“……别开口说话了……”“……开口说话了……”

拓跋金这人刚好是魏军中的独眼将,早年被伤了眼睛,正是他心中之痛。一时间怒气乍起,青筋直爆,大喝一声:“攻城!”

一声令下,城上城下乱箭迸起。几架云梯被魏军迅速地抬到城下,城上士兵早有防备,抬出了几缸*的火油浇下。火油被火把点燃,火苗彭地窜起老高,云梯被毁。魏军似乎并不意外,云梯下的士兵很快撤回。魏军将他们护在队伍中央蒙着黑布的战车推了出来,黑布掀开,竟是几架投石机。魏军放好擂石。一旁的士兵将火把火往擂石上一挥,裹了层油布的擂石立刻剧烈地燃烧起来。

世子不由眉头大皱,原以为脚程这般快的先头部队必然带不了多少器械,没想到连投石机都拉来了,魏军骑兵之强确实远胜我国啊。他心中叹道,嘴上还是毫不疑迟地命令:“开城门,迎击!不能让魏军毁城!”一队队重甲齐兵应声冲出城门,扛着盾牌往投石机旁的魏军杀去。一时间城门前混乱一片,短兵相接的厮杀开始了。

郭临此时已绕到了魏军后头,细细地听着前方的战况。魏军这支部队,虽说是打头的,可人数却并不少。这样的夜晚,从后面根本无法看清前方。

突然苍山半山腰处迸发出一道火光,几乎了划亮了整座山。看样子是王戟的人在与上山的魏军拼斗。前面的魏军也注意到了山上的动静,从后面又分出了一路人马往山上去。

趴在郭临身边的小将不由急道:“郭校尉,要不要去拦住他们?”

“不。”郭临摇头,“我们有更重要的任务。”

时间一分一厘地过去,郭临脸上的汗水从下巴滴到沙子里,掌心撑在温热的沙子上,军服几乎湿透。身后的将士也是如此,但是谁都没有说话。他们都在等待一个信号。

城下交战的齐兵人数虽少,但仗着城上弓箭手的掩护,还是杀了不少魏军。世子瞧着差不多了,发出号令,招兵回城。齐兵毫无预兆地开始撤退,魏军还没追进城门,只见城墙上一只鸣镝冲向天。接着城门东面的苍山上无数火箭滚石落下,箭势急急,擂石滚滚,不知山上究竟有多少齐军。魏军登时大乱,魏军大将拓跋金连声命撤,可人人都在躲火箭石头,如何能听到命令。好不容易从苍山脚下撤离了一段,眼前又有齐军从地平线上蹦出来拦住了退路。

郭临扬起长枪向前冲去,大喝一声:“上。”身后的齐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本就混乱的魏军。这群突然而来的队伍和一堆乱飞马蜂一样,将魏军捣得支离破碎。

火光之中,清城城门再一次打开了,方才作战的齐兵再次涌了出来。世子奔马而出,鲜红的披风在火光中一闪而过,杀进了战局。

第3章 京城暗潮

楚王带军在西北边境战的正酣,清城却是战事已了,只剩几件修城事宜。朝廷也已经派来了新任太守。郭临与世子驻守清城的这几日,城中一切安好,算是圆满完成了楚王爷的任务。

太守府内,郭临推开书房门,见世子正坐在主位与一旁的新任太守卢成仲说笑:“方才去牢里看了那个瘸了腿的魏将,确实长得丑,本世子没白骂他。”

郭临撇嘴,不理会他这恶趣味,将一封简报丢过去:“王爷三日前就已经进了草原,你我还是回琼关吧。”

世子听了埋头思考。卢成仲看看郭临又看看世子,犹豫道:“下官有句话不知……”

“卢大人直说无妨。”郭临早看出他有话要讲。

“清城现下虽说是兵危已解,可前任太守贪污又加上兵事,城中人心不稳,以下官之才实难应对。”

“这点卢大人可以放心,朝廷那边有消息,已经再派人来了,左右不过这几天。”

“多谢校尉提点,那,下官这便告退了。”

目送卢太守出门,世子不满道:“这么急着回琼关干嘛?”

郭临给自己倒了杯茶:“想我家活泼可爱端庄贤惠的婢子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