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不可小看。何况少典氏的人丁也极旺,有千余众。当然,此次回归熊城的只是精锐的少数人。同时,这群人也算是护送龙歌返往熊城的功臣,受到热烈欢迎自是难免。不过,蒙络与创世大祭司似乎并没有对他们怎么在意,更不会亲自来迎接。

事实上,以蒙络和创世大祭司的身分,怎会亲迎这些后生小辈?何况蒙络本就是一个极为傲慢之人。

熊城确是一座极为雄伟的大城,依山而建,但却几乎将整座山都包括在其中。并利用天然成形的岩壁为墙,峡谷为开阔的城门。另有几面加以人工修砌而成的高墙坚壁,比之癸城至少要大三四倍。

熊城之外是一片沃野,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还有几条河流,河水的源头似是在熊城之内。

熊城其实更像是一座圣山,成为方圆数百里沃野平原上的权力中心,有种高高在上的皇权象征。

居住于熊城之人皆为有熊贵族及战士,也有居于熊城的百姓,但并不是很多。熊城虽大,但居所并不是很多,主要的战士都集中在熊城周围十数里的八大寨口之中,也算是熊城的对外防线了。

当然,若有人想进攻熊城,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便得经过十大联城的防线,然后必须破八寨,这才能够正面与熊城大战。但以这种强大的坚城,只要城中粮草储备充足的话,自外向内攻确是难比登天。而若欲断熊城之中的水源,也是妄想,因为这几条河流的源头便在熊城内的熊山上,自是不可能自外断其水源。

熊城之中的粮食却必须自外运进城中,那便是来自城外的一片沃土,还有在有熊族周围相依附的小部落。至于十大联城,则皆为自给自足,他们拥有自己的领土,拥有自己的管辖权,但在重要的时候却必须听从熊城的吩咐安排。

以有熊族的实力本可以向南或向东北方向扩充自己的势力,但是偏偏遇上两大宿敌,鬼方与东夷,熊城夹在两大势力之间以至于无法发展。

鬼方联盟了北方诸族,东夷联盟了东南诸族,而后以海为边向北部扩展,这样便等于将有熊东、南、北三面给封死了。有熊族能够突破的只有西面,但西面过去,又有太行山脉相阻,这大概也是有熊族的痛苦。

由于地势所限,加之鬼方和东夷皆对有熊这块沃土虎视眈眈,使得有熊族终年陷入一种战争的状态。是以,人丁绝难兴旺,孤儿寡妇也极多,也便再无力西进。何况西面的陶唐氏也极为强大,能够与陶唐氏修好已算是有熊之幸了。不过,有熊本部仍有数万子民,可战之兵也在万余众,其强大是不可否认的。若非东夷和鬼方都组成了强大的联盟,即使强若九黎族、荤育部也不能独抗有熊之实力,但鬼方十部联盟,再征服了一干寄于北方的小部落后,其战士也是以万相计,足以与有熊相抗衡,何况有熊族兵员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女子。

东夷的地源最广,几可与南方的三苗相比,其地也多为沃土。是以,东夷的强大绝不逊于鬼方和有熊,其实,在三股强大的势力中,数有熊的力量单薄一些,但有熊族却有坚城相守,便是鬼方和东夷联手,也不能占到多大的便宜。否则的话,有熊族只怕早就被鬼方和东夷给吞并瓜分了。

然而,有熊却是祸不单行,族王太阳暴死,族中内部不和,局面未稳,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只是熊城之中的兵众似乎全然没有看到这个危机,创世大祭司与六大长老又迟迟不肯推举出新的太阳,便连合法的继承人凤妮和龙歌也遭到排挤和否定。

龙歌和凤妮自是无可奈何,熊城之中虽有人支持他们,但却又怎拗得过蒙络与创世大祭司的权势?有些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当然,站在创世大祭司一边的人更多,一旦否决起来,立刻有大半人响应创世大祭司的话。于是,龙歌和凤妮也只能有气无处出。蒙络虽身为他们的王叔,却亦不出面发言,只是在暗中拉拢人手为己用,使得龙歌与凤妮孤掌难鸣。

或许,当初太阳送龙歌与凤妮远离熊城去三苗学艺便是一个错误的安排,当然,这是一个无法追究责任的问题。

熊城之中驻扎着近千余名战士,另外便是蒙络的亲卫有百余人,创世大祭司所训的死士营有两百余人,六大长老所掌管的宗庙有两百多名战士,再加上三百多名太阳战士,熊城之中共有两千精锐的战士,但其居民却达到四千余众。因此,在整个熊城之中有六千余人。

拥有六千余人的大城在当时来说确应算是超级大城了,但熊城之中仅居有熊族六分之一的实力,余者皆在十大联城和八大寨口之中。另外,在原野上分布的一些村落中居住了有熊族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