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知道这两个一个病死,另一个殉情而死。

正德帝并没有立即出言开导,这样大的事,他得给齐攸一些时间消化。

齐攸抚摸着手中的玉佩,这玉佩竟是块暖玉,触手温润。他垂下眼帘,掩饰心中的波澜。

贵为端怡亲王,有了心仪的女子,并让那女子珠胎暗结,即便病的再重,来不及迎娶,但是做些身后的安排交代,却是不难。但是从正德帝的言辞中透露出来的消息,是皇室中谁都不知道有这个女子的存在。

而他的母亲,通过容氏留给他的那些在江南等地的田宅,已经查到江南董家的头上。容家在江南任职的时候,曾于董家颇有些来往。她的母亲,看来便是某个董家女所生的女儿。皇家骨血何等珍贵,就算是端怡亲王去世,也可以凭借那枚玉佩上门,却只暗地里生下他,还留下嘱咐,让容氏隐藏他的身份。

史官的记载,二十几年前,端怡亲王因急病过世,从发病到去世,不过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事实上那,端怡亲王的死因却是个极大的谜团,众说纷纭。

不过那些传言,只讲事实。端怡亲王年轻气盛,身份尊贵,又自幼在宫中很得那时候的太后宠爱。他与众皇子一起长大,在这些皇子争夺储位的过程中,他难保没有所偏向。

而端怡亲王去江南负责追查的案子,据说便有几位皇子牵连在内。

另外,端怡亲王去世那年已经快满十八岁,他的亲事已经被皇家提上了日程,先帝与那时的太后有意将王侍郎的女儿指婚给他。端怡亲王从江南回来后,这件事更是摆到了明面上。但是端怡亲王却拒绝了指婚,据说因此先帝还翻了脸。

而那王侍郎便是现在的户部王尚书,那个要指婚给端怡亲王做正妃的女儿,后来指婚给了一位皇子做侧妃。那位皇子就是眼前的正德帝,当年的侧妃如今已经成了四宫主位之一的德妃。

他的母亲和容氏千方百计隐藏他的身份,事出有因。

但是容氏,最终却将这个秘密说了出来。

“这些年,朕早将你当做朕的子侄一般。如今,你更不需再有任何疑虑。”正德帝开口道,“这天下,没几个人比你更尊贵,与朕更亲近。”

齐攸抬起头,正德帝的目光是诚挚的。他明白,那些过往的真相不是他能够去追寻的,正德帝口中说的,就是真相。

“臣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万。。。。。。”齐攸跪地道。

正德帝忙起身将齐攸扶了起来,笑道:“攸儿,你是皇子龙孙,这世上,只有他们为你死。”

齐攸自然明白,他表白了忠心,而正德帝也作出了承诺。

“皇上。”

“哎,怎么还不改口?”

“皇伯父。”

“嗯,这就对了。说起来,齐老夫人将你的身份遮掩的很好。。。。。。”正德帝笑道,“让朕只是疑心,却无从确定。”

第387章 且喜且忧

荀卿染坐在暖阁内,一边焦急地等待,一边时不时拿出怀表来看一看。如果齐攸再不回来,她也顾不得什么做月子的顾忌了,她打算去找齐攸。

“来人,把出门的大衣裳给我拿来。”荀卿染吩咐道。

宝珠、紫菀等人已经回来,听荀卿染这样吩咐,都纷纷上来劝阻。

“再等一会,永和郡王、康郡王和王妃,还有勇毅齐王妃估计现在都进宫了。四爷不会有事的,哥儿也不会有事。”

荀卿染不肯听,坚持要换了大衣裳出门,正在僵持不下,就听见外面小丫头大声禀报。

“四爷回来了。”

齐攸回来了?荀卿染再顾不上别的,抬脚就往门口走,还没等她走出门,齐攸已经挑帘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齐攸面色如常,怀里还抱着珝儿。

荀卿染觉得一颗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脚下却有些发软。

齐攸眼疾手快,将荀卿染接在怀里。

“怎么不在屋里 着。”齐攸道。

“四爷,你们去了那么久。”荀卿染道。

齐攸知道荀卿染是担心,便一手抱着珝儿,一手揽了荀卿染安抚。

珝儿早已经醒了,正含着自己的小拳头,大眼睛忽闪忽闪。看见荀卿染,便将小拳头从嘴里挪开,意义不明地依依呀呀,吐出一连串的泡泡。

荀卿染接过珝儿抱在自己怀里。

齐攸拥着荀卿染母子进了屋子,两人在炕上坐下。

荀卿染将珝儿放在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