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3/4页)

不会狂妄无知到以为八十骑死战就可胜了青州六百甲,只不过输人不输阵,再者今日芦苇荡外一战,军旅甲胄只是锦上添花,注定无非影响大局,所以靖安王率兵而来,等于用上一份让他收买轻骑人心的大礼,徐凤年乐得接受,他早就与鱼幼薇说过要得人心,施予小恩小惠根本不济事,因此便是在江上被吴六鼎一竿翻船后救人,徐凤年都没有真的以为就成功掳获了大戟宁峨眉等一百骑的忠心。

北凉号称三十万铁骑,自然不是三十万兵马皆是马上控弦之士,真正骑兵才三分之一,精锐铁骑又只占三分之一,凤字营八百白马义从无疑是佼佼者,甲士越是武力出众,则越是难以被平庸将领驯服,徐骁“大逆不道”拨出一百骑给儿子随行,除了明白上的排场与护驾,其中未必没有考校的意味,若是这一百骑都驾驭不住,日后如何去面对三十万新老悍卒?不止是徐骁,只要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对于家中那些个继承人都有持久不断的审视权衡,更不要说生于皇宫的天潢贵胄们,便是有朝一日终于当上了储君太子也不是就一劳永逸了。

赵衡轻轻一笑,不置可否,脸上没了故作亲近的和颜悦色,这位藩王的上位者气势终于一览无余。

皇室宗亲,本就更多担负天下气运,世人智者所谓的一遇风云便成龙,并非空玄妄言,儒家重养气,道门真人有寻龙望气本领,只是得先天龙脉龙气者未必都能乘风云而起,大多被后天种种际遇所禁锢,导致昏聩晦暗。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这便是说天道与人道两途的妙义,至于先贤的人定胜天一说,往往被人曲解,其实本意该是人众胜天才对。

阵前,赵衡平淡问道:“王明寅死了?”

徐凤年点了点头,笑道:“这位天下第十一名不虚传,幸好小侄身边有两袖青蛇的李淳罡。”

暗中提醒这位藩王八十北凉轻骑是挡不下,可还有一位不可以常理揣度的老剑神。

赵衡对此似乎并不意外,王明寅本就是死士,哪怕成功逃脱,赵衡都不允许他脱局而出,王明寅答应赶来襄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了的命运。这也是江湖高人寻常不愿涉足庙堂争斗的根源所在,终归是敌不过军队的剑戟大网,百人敌千人敌又如何?西蜀那名皇叔被誉作当世剑圣,也不过是在北凉铁蹄下剑断人亡,被不计其数的兵马硬生生耗死,尸体被马匹践踏而过,一滩肉泥,连死法都如此不堪。与其被当作一条走狗提着脑袋搏富贵,还不如在江湖逍遥做一尾游鱼来得逍遥自在,徐凤年笑道:“王明寅来襄樊不奇怪,倒是一名骑大猫的小姑娘,让小侄很惊喜啊,他乡遇故知,倒要感谢王叔的千两黄金大手笔了。若非王叔一掷千金,小侄哪能见识到她的庐山真面目?呵呵。”

情不自禁学那少女杀手呵呵一笑。

赵衡听闻此语,终于悄悄叹息,只是不见脸色阴霾,反而豁然开朗般,他赵衡若是输不起的人,如何能活到今日?再说这回输了芦苇荡一战,庙堂那边暗战却是不输反胜了,世上就准许眼前这后辈一人韬晦了?赵衡洒然笑道:“凤年,是否从此便记恨下了王叔?”

徐凤年不曾想到赵衡会这般袒露问话,一时间沉默不语,眼前马背上的人物是徐骁那一辈的翘楚,可与当今陛下争夺天下输在前,虽说春秋国战中被徐骁压了一头输在后,可论心机,徐凤年没有自负到可以与其并肩,若非这样,徐凤年也不至于当日在瘦羊湖畔客栈一席谈话便湿透衣襟后背,今日赵衡一环接一环毒辣计谋迭出,尤其是连爱妻王妃都可抛弃的魄力,简直就是可怕!徐凤年不说话,赵衡也不计较,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徐凤年半真半假,哈哈轻声笑道:“如果王叔再无临别赠礼,小侄自不敢记恨长辈,就当是得了千金难买的教训,以后再不敢小觑北凉以外的英雄好汉。”

抓住缰绳的赵衡下意识拇指食指摩挲捏转,淡然道:“不凑巧,本王还真有两件小赠礼。”

心头一跳的徐凤年狭长丹凤眸子中戾气爆起,冷笑道:“既然王叔要送,小侄没有不接的道理!”

好大的口气!

赵衡忍不住一叹,不知为何想起了自家的嫡长子赵珣,若韬略才智与心思缜密,两名年龄相差不多的世子并无明显的高下,只是气魄胆识而言,赵珣却要差了太多,不过这怨不得珣儿,他自小长在靖安王府,受困于条框繁琐的藩王法例,没有多少真正历练的机会,而自己这二十几年蜗在襄樊一城,许多道理言传不如身教,因此珣儿只继承了阴柔一面,战场杀伐带来的阳刚猛冽却差了火候,这等枭雄胸襟,确不是杀几个仆役就能养育出来的。这徐凤年,长得半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