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 (第1/4页)

枳樱�挥谢坏裟巧硪律训耐���痛�碜藕杭业囊鹿冢��牡姆绺窬鸵丫�谖颐堑纳砩细此樟寺穑俊�

“我可以很明白,不可能。因为有些人,剪去了身上的辫子,换了衣裳,可是,他们心中的辫子,却一直都在那里挂着。除非,他们认识到自己心中的那根辫子还没有剪去,否则,他们永远都没有办法驱散那满清一百五十余年积压在他们头上的沉重压迫,没有办法去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去做那拥有着宽大得犹如那万国万民聚于长安,万船万教盛于泉州的盛唐仁宋之胸怀,更要有着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的强汉之心……”

叶进守站在那里,他的声音并不高,却很浑厚,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柄重锤,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那青铜铸就的万斤大钟,震耳发聩,震得人心神摇曳。

“知道为什么我们大人不愿意下令强迫天下人剪去辫子吗?那是因为大人和你们一样,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他不愿意把那些满清旗人昔日对我华夏民族所做的恶事再重复一遍,‘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剃发易服,如有违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

“同胞们,请你们睁开眼睛吧,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的周围,看看华夏九州之地的四面,自那满清的枷锁套在我们的头上,华夏民族已经固步自封了整整一百五十余年,这一百五十余年来,我们的民族被那些满清统治者所愚昧,所奴役,我们的文化在衰落,我们的科技甚至还不如前明。

而今天,那些昔日里向我们华夏九州入朝来贡的万国,他们在做什么,难道你们都不知道?

那些西方的欧洲人,他们仅仅凭着几艘战舰利炮,就在我们华夏九州的万里海疆横行霸道,肆意杀戮,区区数千人,就迫着拥兵百万,人口三万万的满清朝庭不得不卑躯屈膝,签下那屈辱的城下之盟。

在南洋,无数的华人同胞们,被那些我们称之为夷的民族所奴役。

在我们华夏民族已经到了危难的关头,你们在做什么?你们都在做些什么?他的辨发没有剃掉,他的衣冠没有换掉,难道,换了一身衣裳,换上一个发势,那么,华夏民族就变得强盛了吗?我们就可以战胜那些拥有着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了吗?”

“没错,他们没有剃去发辫,没有换上汉家的衣冠,但是这不要紧,因为有你们,你们已经从身上剃掉了辫子,但我更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地想一想,怎么能够让祖国再次强盛起来,怎么去报效祖国,引导着你们的同胞跟你们一样,剪去脑后的辫子,更剪去心中的辫子,让我华夏,再于傲立于世界……”

人们渐渐地散去,那位从那沉默的双方手中接过了二十五两银子的酒楼老板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叶进守疲惫地靠在了那椅子上,接过了工作人员递来的一杯凉茶,一口便一饮而尽。

“院长,您真棒,说得那些人到最后居然全都面带愧色,连交钱的时候都那么爽快。”旁边,那位递茶水的工作人员笑道。

“这算什么,我这只不过是在重复着当年大人用来教训我们的东西罢了,我也是整整用了好几年才明白,才把自己心中的辫子剪掉的,我华夏想要复昔日之强盛,有大人在,并不难。所难者,是让我华夏民族每一个同胞都能自己懂得昂起头,挺直脊梁,无愧于心地站在这个世界上。”

叶进守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们都陷入了深思当中,是啊,经受了一百五十余年苦难的华夏民族想要重新真正的站起来,的确是一条看似容易,实则漫长而又艰险无比的道路。

梁鹏飞北京城破,直隶一带悉数平定之后,便开始下令按照南洋的开垦令的模式颁布招募百姓前往东北垦荒,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单是直隶一带的百姓就有约五万户,二十三万余人踏上了前往东北的路上。

在那提供免费的种子农具、甚至是耕牛和耕马,还有住房,还有能够拥有自己的田地的一系列丰厚条件的诱惑之下,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周边省份的贫苦百姓们也都纷纷地踏上了这条垦荒之路。

而梁家军之前已经将那些盘据于满州的满清旗人尽数驱出,留下的那一座座空城与军屯田庄,都将会成为那些迁徙来的流民与百姓们的家。

而在这一时间,在朝鲜北部的煤炭和铁矿产区,那些已经建成的工厂已然在用最快的速度生产和制作着各种农具,而大量的生活必须品还有粮食,正源源不断地从广东、广南(安南归国之后,更名为广南省)甚至是南洋的各地运送而来。

这些年来,梁鹏飞在海外努力扩张建设的那些工厂终于发挥了它们那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