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那几个想顶替父亲的人,图清也是毫不犹豫地收下。

还没开始上课,办公室外,又来了好几个人求见图清,他们见图清收学生似乎不严格,就大着胆子问图清是不是可以收下他的亲戚,结果,初四就没上课,好多人都回去叫人去了。几天后,图清的学校里,居然有了五十几个学生,图清给他们说好,后来的人,短训一段时间,就去她的工厂里,那里现在人手很缺乏。

图清决定暂时先开工厂制度管理、机械制图和金属材料课。图清早就准备好了课本,她没给学生分班,就这么上大课,但这些学生,学习上还是非常用功的,课堂上鸦雀无声,遗憾的就是他们脑筋一时转不过来,上课进度有点慢。

没有那么多的铅笔和纸张,制图课作业,都是在石板上做的。刚开始图清讲授制图,张进宝负责课下辅导和批改作业,图清发现他辅导时讲解非常有条理,表达能力也很强,就干脆把制图课让他带了,她又接受张进宝的推荐,把魏小雨手下的林健生叫来当辅导员。

【求推荐收藏!�】

正文 第七十六章 王基保上任

图清害怕学生又学成那种新书呆子,每周都安排一天去工厂实习,这不同于上次的劳动改造,实习都在机械厂,即使干不了什么,他们看师傅安装修配机器,也是一个对机械熟悉和理解的过程,去的次数多了,图清讲课时,他们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了。

图清最欣赏的,就是这些人的制图,画得非常漂亮。

王基保也来了让图清惊讶,图清表面什么也不显露,暗地里让张进宝和林建生打听,王基保是怎么想通了的。

原来,王基保的家有几亩地,比其他人日子能好过些。他父母就他一个独苗,对他爱若珍宝,再加上见他聪明伶俐,就勤做苦熬,供他读了书。他十来岁考了秀才,就一直没有能更进一步,随着父亲日渐衰老,他也曾去教过私塾,第一次是受不了主家鄙夷的眼光,半截跑回来的,第二次,因为打学生手板,和主母大吵了一架,也是半途而废,后来就一直窝在家里。这次,他是毫不犹豫地提着铺盖回家,图清多给他一百文钱,他也毫不动心。

离家一个月了,他急不可待地往回赶,尽管厌烦图清,但他并不厌烦给发的五百文钱,第一次拿钱回家,他还是很兴奋的。过大柳镇时,他花了四文钱给两个孩子买了糖葫芦,心里想着孩子可爱的笑脸,他的心里暖洋洋的。

终于到家了,母亲在屋檐下纺线,妻子在屋子里织布,爹当然不在家,爹总是微笑着说:“我到地里刨银子去了。”这是他家最常见的景象了。

希望看到的可爱笑脸并没有如他预想的出现在面前,母亲满面的愁容,看见他,强挤出几份笑意:“宝儿回来了?”她双手在腿上敲了敲,然后站起来,“我给你拾掇饭去。”

看着妻子勉强的笑意和闪烁的眼神,他的兴奋荡然无存:“家里出什么事儿了?”他悄悄问。

“爹病了。”妻子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唰一下落下来,“地没人种了,看病也没钱,呜——”她低低地呜咽了一声,就强压住不哭了。

王基保愣住了,他从来没想过,父亲会老。他觉得,父亲像棵大树一样屹立在那里,他的日子,有父亲就足够了。

“爹病了,哪怕借点,先看病要紧,怎么能这样拖着。”

“你也知道,借个二十三十文的还可以,哪里去借那么多呀。大柳的常先生,出诊费都要一百文的。”

他赶紧拿出身上的四百九十六文钱:“你在家,照顾好爹,我去请大夫去。”

“这么多钱!”妻子满脸惊讶地想站起来,被织机上的腰带狠狠勒了一下,咚一下又跌坐了下去:“你怎么会有钱?”

老母亲端着饭过来,听见妻子惊讶的声音,也非常激动:“宝儿你这上的什么学呀?学堂不要钱,还给你发钱吗?”

“嗯。我看看爹去。”王基保一点儿都不想多说,扭头想走。

“等会,好不容易才睡着,你先吃饭吧。”母亲挡住他。他伸手接过碗,坐在院子里的小饭桌旁,希里呼噜吃起来。

母亲捶着双腿,在纺车旁边坐下,又嗡嗡地开始纺线,王基保的眼泪一下涌了上来,他害怕母亲看见,不敢用手去揩,任由它们一颗颗掉进了碗里,母亲以前是那么利索,什么时候走路蹒跚起来,他没注意,刚才想从纺车前站起来,还要像奶奶在世时那样敲一敲,让它们不僵硬了才行。

他的心一阵阵抽搐,“一个男子汉,上孝顺父母,下养育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