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页)

学的人,他们自以为条件不错,于是满怀着绮丽的梦想及豪情壮志踏上人生旅程。但是,他们很有可能还没有到不惑之年便会失望、沮丧、雄心顿失。

最糟糕的是,现今社会上的年轻人,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不太了解自己最适合做何种工作。

但是,这些人在求职时,或者慷慨激昂,或者信誓旦旦,用钢铁般的声音对主考人员说:“相信我吧!”但是在选择职业时,他们却无法作决定。

摩根集团是美国著名的大财团之一,在20世纪,它甚至越超了洛克菲勒集团和杜邦集团,是美国产业的第一支柱。

该集团每年都要筛选数以千计的各类人才。当记者向集团询问应聘人员的情况时,主管人事的官员却摇头说:“这些来应征的人就知识而言,都是一流的,但他们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他接着又说:

“他们来到公司,第一句话问的不是我要做什么工作?而是公司有什么空缺?”

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想必就是为薪水而工作的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定是为工作而工作的人,可惜这样的人并不是很多。

求职者在谋求工作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而表现这一点的重要因素便是语言。

如果你与另一个人正在等待面试,试想:你们都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全心投入你最想做的工作,又如何能够说服主考官或老板呢?

因此,说话的技巧在你求职时更显得重要。如果你懂得用说话技巧给主考官留下深刻印象,善用避实就虚策略,淡化自己的弱点,突显自己的优点,相信主考官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否则,你就会失去一份理想的工作,失去豪赌人生的筹码。如果我是主考官,当有两个以上同等学历的人需要选择时,我也会从他们回答问题的方式去决定要选谁。

要知道,这个社会到处充满竞争,也充满了有学问的人才,求职时也适用“优胜劣败,物竞天择”的残酷法则。

古代有一位哲人说过:

“人的表情有两种,一种是表现在脸上,一种是表现在语言上。”

语言和表情同样传达着人类的内心情感,你的说话技巧是否高明,从一两句对话中就能清楚明白,没有魅力的语言会使人昏昏欲睡,甚至想得失忆症,洗掉脑中你的存在。

如果你正好需要一份工作,初次和主考官见面的交谈,就是展现你拥有说服力的最好证明。语言技巧直接反映你自身的素质,若对方是经验丰富的主管或老板,单从你的语言就可以判断你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

自我介绍是一种最单纯的说话艺术,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中肯得体地完美表达。

求职中的自我介绍尤为重要,一个漂亮的自我介绍,除了有外表作前提,声音作为有效辅助外,关键就是语言的技巧。

我有位朋友是求职高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很不错,而他的语言能力更加高明,只要有适合他的职位,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三言两语就能使主考官频频称道。

他曾说,当你发觉某一个位置能够发挥你的特长时,你就不要在主考官面前谈论你的棋艺是业余几段,或者说你的身世多可怜之类的话,你应该以实击虚,把火力集中在一点进行突破,只介绍你在这方面的长处,忽略其他的细节,主考官便会在你这种攻心术面前颔首称许。

他的这席话归纳起来,就是说话要说重点,不要有废话,尤其是和主题无关,或是人家不想听的,最好少说或不要说,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传达最多有效的讯息给对方,那么,对方的脑袋就会做出你所要的判断。

这,就是成功完美的“攻心”说服术。

“对不起”不可以随便说说

在某次竞选活动中,有一个地区的选民分为两派,双方的助选员为了替自己的拥护者争取到更多的选票,不惜使用一些卑劣的手段。

在某天的竞选演说上,乙方的助选员突然发现一名前几天承诺要投他们一票的人,站在那里听甲方的演说,便气势汹汹地上前质问:“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诺言?”

那人回答说:“你看我是那种人吗?如果你认为我像,那就当我们不认识好了,我也不再替你们出力了。”

这句不软不硬的话,使质问者顿时失去攻击的目标,再也无法兴师问罪,最后只有笑笑说:“我只是问问罢了,千万不要当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