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郭氏干一票就走人。

“怎么?你不是要开汽修厂么?改主意了?”周利文假作出副错愕的样子打趣道。

郭涛微微一楞,歪着脑袋盯着周利文看。

“我说利文,你觉得我这人智商怎么样?是不是瞧着像从弱智学校毕业的?”

周利文反被他噎得一时说不出话,郭涛哈哈笑道:“我又不是白痴,汽修厂一年累死累活能赚多少钱?有现成的生意不好好去琢磨,我傻了我!”

接着,郭涛又道:“现在公司平台有了,正常业务货源支持也有了,所以业务销售这一块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是这么想的,你也不可能一直在‘花’城公司的经理位置上坐下去,凭兄弟对你的了解恐怕干不了几年就得展翅高飞。实话说,我郭涛的心气可没你这么高,更没你有那么远大的目标,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你给的机会,但我总不能风风光光几年,然后等你走后也跟着收拾摊子走人吧?所以这些天我一直在考虑,借现在的机会好好把公司搞起来,这样将来无论形势有什么变化,至少郭氏这份基业还能继续干下去。”

周利文有些感慨,他没想到自己没说的话全被郭涛先说了,他的考虑从经营角度出发完全是正确的,作为好友当然也支持他这样做。郭涛是个很敞亮的人,别看平日里嘻嘻哈哈,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也是周利文和他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何况,物流这行在眼下是起步阶段,如果借此机会好好大干一场,说不定将来郭氏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物流集团。

“没说的,你能有这个心兄弟非常高兴,来!敬你!”周利文二话不说,举杯表示同意。

两人碰了一杯,周利文想了想道:“想法是一点没错,在不影响资金的情况下我完全支持。不过在发展方向我给你提几个建议,怎么样?”

“你说!”

“物流发展的趋势有三类,一类是国际货运,其中主要包括海运、空运,当然还有仓储和公路运输部分,后者仅仅是一种支持和服务,主要利润还是产生于前者。但这行要做大可不容易,凭我们的实力直接搞船东、航空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这个国家政策的‘门’槛也高,如仅仅是做货运代理,也就是依附在各大船务公司、航空公司之下发展业务的话,受到的约制实在太大。”

“货代这行我知道,听说近来搞的人蛮多,不过具体情况倒不是很了解,那么另外两类呢?”郭涛追问道。

“第二类就和现在的郭氏差不多,主要业务还是放在公路运输,将来的发展方向以普通公路运输逐渐延伸,其下可以发展到仓储、特种物流、集装箱运输、工厂包装业务等等,而其上就和国际货运相关联,向整体供应链方面发展。”

郭涛听得入神,提了几个相关的问题,周利文一一向他解释。

“我觉得第二类比较适合现在的情况,你看怎么样?”

周利文点点头:“没错,从郭氏现有业务来看,第二类的确是目前最合适的发展方向。不过在向这个目标发展的同时,我建议有机会的话为第三类方式做好准备。”

郭涛顿时就来了兴趣,连忙追问第三类方式究竟是什么。

周利文淡淡一笑,开口吐出了两个字:“快递!”

第四十五章 标准

快递,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周利文的公司还是郭氏,平常工作中都有文件或者资料需要快递。

郭涛没想到周利文所提到的第三类居然会是快递业,不过仔细想想的确如此,从物流的概念来看,快递业属于物流类的一种,可目前快递业并不显眼,除去邮政的ems外,民营快递仅仅只有成立于1993年的顺丰和沪海的申通,另外再加上一些杂牌军小打小闹外根本就没成气候。

郭涛皱眉想了想,觉得这行似乎不怎么靠谱。一份快递才赚多少钱?而且这么小的业务每天又有多少量?想凭着这买卖发展实在有些悬忽。和郭氏目前的物流运输相比,恐怕一天的业务量就能顶一些小快递公司一月的量了。

郭涛神情的变化周利文瞧在眼里,他清楚郭涛有些看不起快递这行。不过他这么想也没错,和目前利润高、‘操’作简单便利的基础物流相比,快递业的确是不起眼的小生意。但周利文非常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递这行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契机。

2000年后,整个物流业就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但随着各项成本的不断增长和同行业中‘激’烈竞争,利润空间也逐年下降,到2015年的时候,大多数物流公司仅仅维持一个低利的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