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 (第2/4页)

何况,就和我刚才说的那样,我们只不过是借了一个机会,这机会在我们手里,无论决策人是我还是其他人都可以干好,相互的差别仅仅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周利文笑眯眯地看着亚伦,他知道接下来亚伦还有话说,抬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讲。

亚伦说道:“投行主要的工作应该在于投资,也就是针对一些有潜力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以在其初期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就如老板你在阿狸上的投资一样,当初你仅仅只花了很少的一部分钱,而现在却收获了一个巨大的回报。”亚伦用手指比划着,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如果单以专业角度来看,周利文是根本比不上亚伦的,但让亚伦佩服的是周利文之前所有的投资全都没有失败,而且还得到了令人恐怖的回报率。

Orz公司不提,Orz在智能手机业的飞速崛起已经是一个传奇了,目前一些大学中工商课程中甚至把Orz崛起的经过和周利文当初的一系列决策都写入了课本,以作为课题使用。而周利文在网络集团,也就是阿狸方面的投资是令亚伦最为佩服的,因为和周利文的其他产业相比,这笔投资在网络集团上市后已经获得了数千倍的回报率,而且按照未来的发展,这个数字将会继续增长。

亚伦作为一个金融界的精英,他并不满足仅仅只是在证券方面的投机,何况他现在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投行的总裁。作为这个身份,亚伦本是想依靠三星集团的项目让周利文真正认可他的能力,从高级雇员转为周利文的合伙人。可惜的是,由于三星集团项目的复杂化,这个希望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虽然,三星的项目在周利文授意下并未停止,但知道内情的亚伦很清楚,投行目前在三星项目中的任务仅仅只是一个配角的角色,是为了防止意外出现,周利文做的一个预备方案而已。

那么,除去三星项目外,亚伦就必须要在投行的真正主业中获得周利文的认可,也就是成功地完成一个大项目以确保自己的地位。鉴于这一点,亚伦这才坦率地告诉周利文,在证券方面的投机成功并不是他唯一的能力,而他还有没有展现出来的东西。

“亲爱的亚伦,怎么,难道你有好目标了?”周利文听了亚伦所说的话很是会意地笑着问道。

“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和你好好谈谈。”

周利文当然不会介意,抬手示意对方坐在自己身边,随后洗耳恭听。

早就有准备的亚伦向周利文阐述了他的想法,按照他的设想,投行目前主要的方向是找寻适合风投的对象,还有进行一些大型并购的业务。这些,才是投行未来真正的基础,同样也能给投行带来巨大的收益。

对于项目对象,亚伦提出了三点,第一是高科技业,也就是IT业和一些尖端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投入。比如说周利文当初的Orz公司,还有周利文自己创立的支付宝和网络公司等等,而且对于高科技行业的风投,这是大多数风投的主要目标,具有回报大,周期短等优势,当然也有着投资大和风险大的缺点。

第二是公共事业和传统产业的高科技发展产业,这个投资对象投入虽然也大,但问题是风险小,长期收益不错,不过短期回报相对差些。这也是一般投行比较青睐的对象。

至于第三就是并购业务,这种业务不仅是许多投行在进行,甚至连一些大型银行都在作为一些主要经营方式。这种业务关键是在于资本运作方面,在经历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后,并购业务的获利不比高科技业风投成功来得少。但问题也有一点,那就是成功率比较低,再加上一些内外的不确定因素,能够完全把握的地方比较少。

“你有目标了么?”周利文并没评论亚伦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优劣,因为他知道亚伦之所以和自己这么详细分析并不是为了给自己上课,他这样讲恐怕早就选定了一些目标,只不过是想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区别而已。

果然不出所料,亚伦笑着点了点头,他起身走到办公桌那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夹,回到座位把它递给了周利文:“这里有五个目标方案,你可以先看下,其中三个是属于高科技业的风投项目,一个是传统产业的私募投资,最后一个是并购业务。”

看来自己猜的没错,周利文嘴角挂起了笑容,接过后就翻开看了起来。

正如亚伦所说,前三者是高科技业的风投项目,其中两个是网络公司的风投,而第三个是一家制造高性能电池的项目风投。周利文仔细看了看其中内容,边看边暗暗点头,看来亚伦在给自己这份东西之前已经做过许多删选了,周利文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