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 (第2/4页)

氏老两口子,张庆年、张王氏夫妻两个,张留年和胡氏夫妻两个,还有小龙和小虎两个也都来了。

“……天刚泛白,我们就吃晚饭出来了。……托了人看家,我们都来了。”李氏告诉张氏道。

大家相见,尤其是看见了回来的五郎,自然有一番寒暄、热闹。之后,人们就自动地分为两拨,男人们都围着五郎说话,女人们往后院东屋坐了,谈起了另一个话题。

水到渠成的事情,张家也是做事爽快的人,张王氏将张采云叫到一边,娘两个说了几句话,连蔓儿在旁边就瞧见张采云红着脸点了点头,然后张王氏就笑着回来。

“成了。”张王氏笑着道。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顺利了,张氏打发了人去镇上,请了吴家几口人来,紧接着陆家的人也到了。这前院后院说笑声、厨房里油烟和香气都飘出去很远、很远。

张氏带着人张罗酒席,吴玉贵和吴王氏就做了大媒,陆家和张家相互交换了更贴和定礼,当即就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了。

陆家老爷子的意思是两个孩子,尤其是陆炳武年纪不小了,想早点成亲。张家这边也没意见。连枝儿的婚期是冬腊月间,张采云和陆炳武的婚期就定在明年二月。

这样,和连枝儿的婚期隔开一些,两家人也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

因为是定亲的酒席,除了连蔓儿一家,张家、陆家、吴家这些人之外,又请了村里和镇上一些相熟的人来。开席的时候,连守信还安排小厮们在门外放了一顿炮仗,将喜庆的气氛烘托的更加热烈。

等吃过酒席,宾客散了,张家的人都留了下来。

“采云的事能这么定下来,我们这心里就松快了一大块。”李氏就道。

嫁闺女、娶媳妇,一般的人家更担心前者。因为闺女是嫁到别人家里的,以后过的好坏,娘家人做不了主。

“陆家是不错,不过,我特中意这门亲事,还不是因为这个。关键是有她大姑在这,这和嫁在咱们身边没两样。”张王氏就道。

“采云和枝儿以后就一条街住着,这个更好。”李氏也笑的合不拢嘴。

先送上一更,稍后会有二更,接近月底,求大家粉红支持。(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巧遇

第六百六十一章巧遇

第二更,求粉红。////

“我也觉得这个好。”张氏也笑道。对于将娘家的侄女和自家的闺女嫁在同一个镇子、同一条街上这件事,张氏也很满意。

“这俩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性子不一样。枝儿绵软可稳重,采云泼辣,却没枝儿稳。以后她们姐俩离的近,有啥事一起商量,取长补短的,想想就让人放心。”李氏说道。

连蔓儿暗自点头,觉得李氏说的很对。李氏性子平和,又上了些年纪有了阅历,很多时候看事情都相当的老道。

大家又唠了半晌,见时辰不早了,张家人就说要回家,还要将张采云也带回去。

“……也该准备准备,让她自己做些针线啥的。”张王氏就道。

张氏自然苦留。

“就在我这,要做啥针线,跟着我还有她枝儿姐一起做也是一样的。我们这离镇上、离县城也近,要买啥东西也方处。”张氏就道。

张家人商量了一会,还是决定先带张采云回去。

“……过些日子再让她来也是一样的。”张王氏就道。

张采云刚定亲事,有些事情还是要一家人回去商量、决定。

张氏将张家人这样坚持,也就点头答应了。

“……采云的嫁妆你们尽管准备,我和她姑父这给她预备一份添妆……”送张家人出来的时候还小声在李氏身边叮嘱。

“你们给添妆是你们的心意,家里就这个大丫头,绝亏待不了她。”李氏就笑着道。这倒是,张家过的富裕,而且还舍得给姑奶奶们陪送东西。

“采云姐,你回去肯定还有不少时。等过些天,我让我娘再接你去。”连蔓儿也小声地嘱咐张采云。

“这丫头在这住熟了,以后出了门子,来这里就当回门了,她肯定都不想家了。”张王氏听见了,就笑道。

连蔓儿一家都送到门口,看着张家人的马车走的远了,这才慢慢地走回来。连守信在席上跟人喝了不少酒,一张脸有些泛红,回到上房屋里,就躺下了。

不过他并没有入睡,而是颇为兴致勃勃地跟张氏说着话。

“这算是又定下了一件大事,大喜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