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部分 (第2/4页)

蒸汽消毒,最后一次的时候依旧添加加香料。使得处理之后的鸭绒带上淡淡的香气。

经过这些处理之后的鸭绒,装入细布袋中。进行最后的晒干或者烘干。这样,一批鸭绒就处理好了。这样处理好的鸭绒,就可以作为被褥、衣物或者枕头等的填充物。只要在之后保证经常晾晒、并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用这样的鸭绒制成的被褥或者衣物等,可以使用很久。

有了处理好的鸭绒,再接下来,则是寻找合适的布料。为了寻找合适的布料,连蔓儿几乎将所有细密的织物都买了一个便。最后,她选了纹理最为细密、质地最为轻软的嘉兴素软缎作为包裹羽绒的里料。

有了合适的里料,被面的选择就丰富了许多,大明朝各地盛产丝绸绢缎,其中上好的无不纹理细密。

当今皇帝的万寿在十月中旬,但辽东府与京城路途遥远。因此,九月底,沈谨就要启程。眼见着沈谨进京的日子临近,连蔓儿的礼物也终于准备好了。

这期间,连守信又回了三十里营子一趟,将今年酿制好的最上等的葡萄酒运了许多到府城来。其中一部分,是沈家早就预定下的。今年因为要进京贺寿,沈家预定的葡萄酒在往年的份例上,又加了三成。而除了供给沈家的,其余的葡萄酒则放在连蔓儿家刚盘下的铺子里销售。

除了葡萄酒,连守信还运来了大量的其它土产,其中包括荷塘里出产的莲子、莲藕、菱角米、鸡头米等。这些,也一样放在铺子里出售。

这天,一家人早早地递了帖子,就往沈府中来。

连守信押送几辆车的葡萄酒进了沈府,由钟管事查收,之后就被请去帮忙。鲁先生也被请去,与沈六的幕僚商议事情。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则再次被带到了凤凰楼。

依旧是二楼的那个房间,这一次,沈六、沈谨和沈谦都在。

这次进京,除了沈六除了护送沈谨,还要带上沈谦。这也是人之常情,沈府里面,这兄妹三人最是亲近。如今沈谨要进宫,这兄弟两个当然都要随同护送。

进了屋,见礼毕,连蔓儿就让人将她给沈谨准备的礼物送了上来。她送给沈谨的不只是羽绒被,而是两套完整的铺盖。

其中一套是大红龙凤呈祥的销金彩缎面,另一套则是水红色的万字纹的织金彩缎面,都包括被子、褥子和枕头。

“……五姐,这里面填的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鸭绒。你看看,是不是又轻又软。可用起来,比厚棉的还保暖那。”连蔓儿笑着对沈谨道,“听说京城比咱们这暖和些,可暖和的也有限。五姐去了,一定要保重身体。”

关于鸭绒,这些天连蔓儿在沈谨跟前没少提起过。

沈谨让人将东西拿到她近前,仔细看了看,又伸手摸了摸,就笑着点头。

“果然够轻够软。”沈谨笑着道。这个年代,羽毛制作的衣物比较罕见,而且都是羽毛在外面,像连蔓儿送的这种,将羽毛填充在里面的却是没有。

而且,送什么东西,都在其次,重要的是这一份心意。

连蔓儿见沈谨喜欢,自然也跟着高兴,她又让人端了个托盘上来,那托盘上面,是十八个各色锦缎花样的荷包。

“……这几个是我绣的,五姐别笑话我。这是我姐绣的……这是我娘绣的……这是我采云姐……”除了两套铺盖,连蔓儿还张罗一家人为沈谨绣了这些荷包。连蔓儿指着那些荷包,一一地告诉沈谨,都是谁绣的。

除了她、张氏、连枝儿、张采云,还有连叶儿和吴家玉,另外还有李氏绣的两个荷包。除了李氏,这些人,沈谨在念园的时候都见过。连蔓儿怕她忘记了,一边说,还一边解释。

“我都记得的。”沈谨含笑道。

“粗针大线的,留着五姐以后赏人。”连蔓儿就道。那些荷包里就属李氏、张氏和连枝儿绣的最精美,好在她没落到最后,只和吴家玉的晃上晃下,张采云和连叶儿就要排在她后头了。

为此,连蔓儿私底下不是没有窃喜过的。

沈谦见连蔓儿送了沈谨这些东西,尤其还有亲手绣的荷包,就拉着小七从座位上起身凑了过来。

“……鸭绒被子,小七也跟我说过。”沈谦一边说,一边用他细长的眼睛扫了连蔓儿一眼。那眼神分明是在控诉,控诉连蔓儿厚此薄彼,这样的新鲜好物没有给他。接着,沈谦又去看那些荷包,还伸手拿起一个放在眼前仔细地看。

“蔓儿,这是你绣的?很好看。”沈谦这么说着,手里的荷包就有些受不得放下。

沈六坐在上首没有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