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2/4页)

过程比较长,也容易发现,这样对治疗很有利,容易救活。”楚家强也知道他们担心什么。

枯萎病其实不止西瓜会有,很多藤蔓类的作物,好像青瓜、黄瓜等,甚至西红柿也会有。

病蔓发病,基部变褐,茎皮纵裂,常伴有树脂状胶汁溢出,干后呈红黑色。横切病蔓,维管束呈褐色。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仅见黄褐色纤维。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苗分生抱子座和袍子团。

根据楚家强的了解,这种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苗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通过带菌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及人为传播。病菌从寄主根部伤口或根毛的顶端细胞间侵入,带菌种子萌发时病菌可直接侵入幼根。雨后遇旱或时雨时晴的气候条件下发病较多。另外,微酸性土壤及偏施氮肥,更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也不是没有,大家避免大水漫灌,防止植株早衰和茎基部因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产生自然裂伤。发病时要控水,及时清除病株,彻底销毁或深埋,并用石灰等进行土壤消毒。

“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过来看看踏实一点。”楚家城父亲无所谓地说道。对于他们这些农民来说,最不怕麻烦了,他们有这个耐性。

楚家强也不多说,自己有空没空,也会时常到草莓园等地方走走,很正常的事情。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种番薯

趁着现在还不到插秧的时候,二叔二婶先将番薯种了。!早在前一两个月,二婶已经将番薯育苗了。大家也应该知道,种番薯,一般都是插藤。

在楚家寨,番薯分两个时期的,一种很早就可以吃,四五月份就有收成,是早熟的。其肉质很粉,白色,产量也非常高,外面烤番薯一般就用这种。

另外还有两种,是四五月份种植的,当然,你得提前一个月左右育苗,要到七八月的样子,才能收成。一种是红肉的,一种是紫肉的。晒干一般就用红肉的,水煮的通常喜欢用紫肉的,最香的也是紫肉的,但产量也是最低的。

吃了饭,二婶就挑着粪箕出门,先去割番薯藤。

二叔跟楚家强等人则是扛着农具朝地里去,今年,番薯也不要种太多了,自己不养猪,也不养牛,种够人吃就算了。

番薯适应性较强,抗逆性很突出,除对温度要求较严外,对土壤及其他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很广。比较耐旱,需肥虽较多却又耐瘠。

作为为无性繁殖作物,块根及茎叶均可作为繁殖器官。甘薯在大田生产中主要采用薯块育苗的繁殖方法。

一个薯块一般有五六列纵向排列的侧根,侧根枯死后,就留下了略微凹陷的根痕,位于根痕附近的不定芽原基萌动并穿透薯皮,即为发芽。不定芽在薯块上分布,一般头部多于中部和尾部,朝向土表的阳面(背面)多于朝向垄心的阴面(腹面),块根的发芽存在顶端优势。

“一定要育苗的吗?直接用薯块种植不行?”李泉询问道。

“用薯块不是不行,但效果差,而且用量大。你用薯块的话。那薯块就叫做母薯,她本身还会继续生长的。种下去之后,的确会衍生出一些小番薯,但注定不能长大,因为肥力都被母薯抢走了,小番薯只是依附母薯生长而已。然而。老薯头不好吃。”楚家强开口道。

老薯头。也就是母薯到时候会生长很大,一个番薯足球大也不足为奇,偏偏不好吃,就是猪也不大喜欢,何况人?

“另外,你这得用多少番薯种下去?育苗就不同,将薯藤割了,过段时间又会长出来,培育一片地。你可能能将整座山都种上番薯。这也是为什么这玩意在古代刚传进来的时候,迅速推广的原因。”楚家强接着解释道。

培育薯苗的时候也很有讲究,首先是挑选薯种,种薯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单个重150…250克的健康种薯。严格剔除带病、皮色发暗、受过冷害、薯块萎软、失水过多、受过热害以及破皮的薯块。

地方也要选好,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未种过薯类作物的地块做苗床,苗床长度依地势和需要而定。用铁锨略为拍实。床边四周开40厘米的深沟以利排水。

二婶将那些壮苗割下来,这些壮苗有利于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壮苗的标准是茎皮光滑,叶大色浓,浆汁多。

到了地头。楚家强先将地一边的杂草翻过来,**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