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海伦得知当时和自己关系暧昧的“徐炎”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余康,心中简直春心泛滥,回忆起和余康在一起时的种种情事,脸都红了。当她知道那个长发美眉就是余康的妹妹时,立即拉着杨琴的手嘘寒问暖,两个女生没多大工夫就亲热得仿如亲姐妹一般。

众人一边谈论,一边继续向里走,海因斯把众人带入一个大厅后,告诉众人先暂时坐坐,他要去问候一下“杨柳枝”的大首领杨志明。

海因斯自小被杨志明领养,功夫也得自杨志明的亲传,所以他对杨志明极其孝顺,每次回来总会先去杨志明那里问候一下,以慰老人之心。

可他没去多久又转了回来,告诉众人,杨志明想见见他们。

众人随着他穿堂过室,来到一个风景极其雅致的所在。小桥流水、花木假山掩映中,有一个不大的小屋子。

进入屋子,众人发觉屋子里的布置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家具,地上倒是摆放了许多蒲团,中间有一张很古朴的小木几,墙壁上挂有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其他一无所有。这种风格让管非觉得非常亲切,他也喜欢这样的简朴,能够使人明心见性。

老人就盘腿坐在小几后方的蒲团上,长发垂肩,表情平和,肤色如婴,眼光睿智深沉,整个人看起来仿佛与周围环境浑然融合成一体,淡雅冲和,居然没有丝毫火气。

众人在老人摆手下,坐在了蒲团上。

这里没有仆人,海因斯亲自奉上清茶后,坐在了一边,开始为杨志明介绍起众人来,杨志明一一向众人点头示意,完全没有一点架子,一派大家风范。

当海因斯介绍到杨琴与杨芳时,以管非细致入微的观察,他发现老人的目光动了动,似乎带着种难言的迷惘。

介绍完毕后,老人闭目思索一番,忽然道:“传闻摄政王余康是当年华夏帝国一字并肩王的后代,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管非道:“的确是这样,我们的老大曾经向华夏帝国的先帝黄晋出示过证物,不然的话,我想黄晋也不会贸然相信吧?”他说着看了看杨琴。

杨琴点头道:“是呀!这件事本来一直被隐瞒着,余康是晚辈的哥哥,自小一起长大,晚辈从来也不知道有这件事情,直道后来晚辈的养父,也就是哥哥的大舅舅逝世后,我们整理遗物时,晚辈才知道。”

杨志明闭目沉思,过了一会儿,道:“你的养父也姓杨?”

杨琴恭敬地说道:“是!晚辈养父杨远风,是华夏帝国杨世家的别支。”

管非见到杨志明对这些事问个不休,不觉大起疑心,知道他这样问不会这么简单。

果然,杨志明又问边上的杨芳道:“你也是杨姓,和她是什么关系?”他一边说一边用目光扫了下杨琴。

杨芳急忙道:“晚辈和她没什么大关系,晚辈倒是华夏帝国江夏杨世家的人,而她的养父是我家的旁支,不知老前辈想知道什么?晚辈必据实以告。”她仿佛猜到了一点什么。

杨志明叹息一声,声音中居然带着三分愁苦,三分无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你是杨家之后,想必知道当年杨家是一字并肩王余晗的守护世家吧?”

杨芳点头道:“是,我从家中的典籍上看到过,当年一字并肩王归天后,我们家也同时被贬,后来居然宣称与余家断绝一切关系,实在是对不起余家。”

杨志明道:“那杨家有一支后来继续秘密守护余家,你知道吗?”

杨芳道:“这我也听说过,据我猜想,杨琴的养父杨远风或许就是我杨家继续守护余家的旁支之后代。”

杨志明摇头道:“不是!”他的语气极其肯定,管非等众人不觉奇怪,为什么他会知道呢?是不是……

杨琴这时已经非常疑惑,冲口而出道:“前辈您怎么如此肯定?您知道内情吗?”

杨志明苦笑一声,道:“因为我才是真正守护余家后人的杨家之人。”

“什么?您就是我家的别支中人?”虽然已经有点儿猜到了,杨芳听到杨志明此话出口,还是大吃一惊。

谁知杨志明却道:“不是。”

杨芳不觉疑惑重重,刚想接着询问,杨志明已经接着道:“不是别支,我这一支才是杨家的嫡系。”

杨芳道:“那我们现在的家族反而是旁支?”

杨志明微微一笑,道:“说出来小姑娘你别生气,你那个家族连别支都算不上,根本就是冒名顶替的,当年杨家的真正别支应该是这个小姑娘的养父这一支。”说着指了指杨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