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走进来,肃立恭听。等到朱全忠住了口,那几个官员,又一迭声地答应着,退了出去。

第七章

朱全忠的丑脸上,满是喜容,他挥着手,令所有的人全都退出去,房间中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也仍然不停地笑着,他突然用力一掌,拍在长案上,摇着身子,现出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气来。

大唐天下,在经过黄巢之乱后,朝廷已没有统御之力,只要能除了李克用,天下就是他朱温的天下了!

朱温等待这一天,不知已等待了多久,现在眼看已渐渐有了进展,他心中如何不喜?

他双手按在案上,心中在对自己道:一定要令得李存信和康君利,在李克用面前说,汴梁城中的种种好处,沙陀胡儿,疆场杀敌,固然勇猛无匹,但是要玩弄他们于股掌之上,却也是容易之极!

当朱温想到这一点时,也又不由自主,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声直震屋宇。

在朱温的刻意安排之下,当李存信和康君利,各带数十个饶勇善战的士兵,来到了汴梁城南,南董门外的时侯,他们两人也呆住了!

离城门还有十二里,抬头看去,只见瓢扬的旗帜,和站立在道旁的兵马。

那还是在列队相侯的,朱温派来的亲信,周清、王忠,直迎出二十里,几乎是李存信和康君利一离军营,迎接的队伍便和也们遇上了!周清和王忠两人阿谀的言语,已使得李存信和康君利两人,不像是骑在马上,而像是躺在云端上一样,有一种极度的瓢然之感。这时侯,他们在经过两旁是兵马的大道,直趋汴梁城之际!那种瓢然的感觉更甚了!

随着他们所骑的马儿,缓缓向前进,只听得刀戟拍拍声响,在他们经过之处,上自将军,下至士兵,都举刀戟为礼。那是对军人的最崇高的敬礼!

而等到城门在望时,李存信和康君利两人,因为对方的礼节实在太隆重,而心中感到了又惊又喜,只见文武官员排列在城门之外,两个身形魁伟的官员,齐声呼喝道:“四大王,十二大王驾到!”

大王!那只是对晋王李克用的称呼,李存孝勇冠三军,迎大唐天子返京,也只不过封了一个“勇南公”的封号,由于李存信未曾得到这封号,所以当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他也发了好几天的脾气,但现在,朱温手下,公然称他做大王!

虽然那几声呼喝,李存信并没有真正地封王封公,但是他心中的快慰,实在是难以言喻的,坐在马背上,身子也挺得分外直些。

接着,一阵阵的鼓乐声,自早已大开的城门中,传了出来,一匹覆着五色文绣的健马,驮着朱全忠,自城门中驰了出来。

朱全忠的身边,还拥簇着不少人,但是朱全忠一马当先直冲了过来,来到康君利和李存信面前。

李存信和康君利两人,再也想不到朱全忠会亲自相迎,一时之间,他们的脸上,却像是贴了金一样。朱全忠直来到了近前,大声笑着,道:“两位,河间府一别,真是久违了!”

李存信一高兴,根本什么也说不上来,康君利有李存信在,自然也不敢言语,他们两人不说话,场面多少有点尴尬,朱全忠只好一连串哈哈大笑声,来掩饰这一种尴尬的情形。

在朱全忠的笑声中,李存信总逼出了一句话来,他伸手在朱全忠的肩头上拍着,道:“朱大人,你真够朋友!真是好朋友!”这本来绝不是礼节上应该有的话。

但是在那样的气氛下,这句话却也十分有效果,朱全忠也伸手拍着李存信的肩头,夹道欢迎的将士官员,齐齐欢呼,声若雷动!

欢呼声中,李存信和康君利更觉得飘然,他们一生之中,从来也未曾受过那么热烈的欢迎,也们在鼓乐声中,在朱全忠的陪伴下,慢慢走进了汴梁城。

汴梁城是一等一繁华的所在,这时,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城中百姓扶老携幼,一起涌上了街头,争赌沙陀太保的耒采,可以说是挤拥得水泄不通,虽然在前面,两队甲胄鲜明的骑兵在开着道,但是他们一行人,还是行进得十分缓慢。

朱全忠在正中,李存信和康君利两人,在他的左右,朱全忠一路上指指点点,向他们两人,叙述着汴梁城中的风光,两人也听得入神。

过了足足一个时辰,才来到了汴河边,过了大桥,又走了半个时辰,才来到了上源驿的门口。

上源驿是城中一处专门迎接贵宾的所在,这时更是结彩挂红,热闹之极,李存信和康君利一下马,就被许多人,拥簇了进去。

才一进去,两人便不禁呆了,只见雕梁画栋,建筑之精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