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2/4页)

初夏,酒楼已逐日减少冬天的食材,推出春夏秋的极品粥系列。明陆两家的老爷子老太夫人尤其喜欢喝极品粥,让府中大厨做了几次,做不出那味道来,只能作罢。好儿得知后,让掌柜每天做出四碗极品粥,让明陆两府派人早上来取,另取个账册单独入账,季度结算一次。

从彭城回来,主仆六人之外,还多了一个小芹同行。

原来,关福在过年回家跟老母讲了后,老母不赞成他找那么远地方的媳妇,关福便回了那个热心大娘,说家中老母不同意。温氏让关福不要急,她这趟回去,定找媒人为他找一个品性好,能善待小芹的媳妇。

而好儿建议让小芹跟回温家,跟大伙儿一起读书认字,等关福找了媳妇,再接小芹回去。小芹喜欢亲近好儿,愿意跟回去,关福对好儿一家是极放心的,完全无异议。

温家出了个秀才的消息,立即传遍邻近几个村。村长万友田特别高兴,落日村是个小村,人口少,又是杂姓,从来没出过秀才。如今终于出了个秀才,不单是村长高兴,全村人都高兴,以后他们出村,腰杆子都要比别村人硬上三分。

这可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温家上下一片欢喜,温氏在家大摆酒宴,请来全村人。像韩广斌、钱掌柜、蒋涛、钱松劲等人,则是不请自来,还有附近其他村的乡绅,也都自发地提贺礼上门恭贺温家之喜。最叫好儿一家诧异和意外的,是北封县的胡老爷,竟然也派人送来了贺礼。

平日交好的那些个人家,都过来帮忙做饭烧菜,照应客人。阿旺作为主角,他的一些同窗也过来贺喜,并帮他一起接待男客,女客则是温氏母女及蔡家嫂子一起接待。

这顿筵席,直吃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宾客们才告辞散去。阿旺的几个同窗,则是近日落时分才告辞离开。常四婶、林大梅等人帮着温家下人收拾一番,都进花厅歇坐说话。

温氏关切地问起四儿情况如何,常四婶、蒙氏婆媳俩均是一脸担忧,常四婶说这些天都捂在家里,前几天还发高热,请了大夫来家看,如今高热退了,情况也在好转,但是大夫说,四儿出水痘出得太晚,以后极可能会留下疤印。

温氏便安慰二人,说她认识北封县的一位名医,过两天她就去找那位名医,看能否为四儿开可祛除疤痕的药方。常四婶和蒙氏闻言一脸欣喜感激,连声道谢。

等常四婶一众人都走了,好儿一家才真的松闲下来,都窝在好儿和温氏住的起居室和内室里歇息。

小芹年纪小,温氏便安排她跟平彤住一个房间,让平彤多照应着点。小芹是温家一间铺子的掌柜的女儿,长得纤细秀气,平彤平卉对她颇是好感,自是多加关照。

白天里忙碌,大家均感疲累,晚上吃过饭洗漱一番,便各自睡去。

第二天早饭后,好儿拿着昨天陈小福登记造册的贺礼册子,带上陈小安和平卉二人,到库房去逐一清点对账。

之后一家坐在花厅里,看着贺礼册子,商量给这些宾客都回什么礼为宜。需要回礼的,是那些不请自来的乡绅,韩广斌钱掌柜等有头脸的人。都商定完毕,写下个单子,交给陈六声带人去县城采买回来,一一包装好了,让阿旺小树兄弟俩带上小厮林小当,坐了马车逐一上门谢礼。

“娘,咱们得为哥哥请一位学问好的夫子到家来,这样哥哥以后考举人的胜算大些。”

在去北封县的路上,好儿和温氏商量起请夫子的事情。如何寻找一位学问品德皆好的夫子,好儿想到了明南靖和陆海兴两人,少不得备厚礼去登门拜访,请他们帮忙引荐。

温氏毫不犹豫地点头,“是得请夫子到家来教阿旺,小树也能跟着旁学。”

母女俩又说起自家的甘蔗地,如今是四月,下个月,甘蔗就进入收获期了,依然派李东信和文成峰回东信老家南方,购买榨糖机,顺便把家里安置妥当,把家人接过来。

而这次去北封县,主要三件事,一是给胡老爷回谢礼,二是察看自家铺子,以及庄上的稻田、鱼塘、金银花。三是找高山找庄子。

去年的收益比上一年还要好,好儿一家经过商议,决定再买庄子,还是在北封县买,以后察看几处庄子来回也方便。

去胡府拜访,得知胡老爷去了文秀镇的庄子,好儿母女便调转马车,出了北封县,往文秀镇驶去。

孟大兴和张全带着家人正在稻田间行走察看,院里只余两家老人和幼儿在,孟母要出门找儿子回来,温氏忙让说不用,让老人在家中看孙,带了好儿往稻田去。

庄上的稻田绿油油地喜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