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2/4页)

此缺,襄王军不得不加长防守间隔,频繁调动支援。

碧凤城作为一个经济重城,虽多年未经战事,亦非兵家必争之地,但做为一个古城来讲,它的城防工事依然是可圈可点,四路城门皆坚厚,外裹铜皮,若不是一定强度的冲击是奈何不了它的,这就是之前庄王二女攻城数天都无法扞动它的原因。

但是此番在庄王完全不计代价地攻城中,人海战术被运用的淋漓尽致,四面城墙下的中心位置,装备有铁头巨桩的冲撞车在兽皮厚盾的遮掩下持续撞击着城门,那砰击声,声声入耳,仿佛心也跟着它的节奏跳动,惊魂破胆。

襄王军从未停止从城墙上投掷巨石或燃烧着的石脂,焚杀掌车士卒,砸毁冲撞车,但是庄王准备太充分,冲撞车一毁,立刻有新的一伍士卒推车冲上前填补空缺,一刻也不曾间断过撞击,襄王军的火油攻击一度令她们难以施展,后来文昌军学聪明了,将覆车的兽皮全部用水泼湿前行用以避免火攻,巨石的砸击虽也致命,但有己方弓箭手以及投石车的掩护倒也不足为惧,同时襄王军兵力有限,搬动巨石的间隔时间以及兵卒的疲累难当,都让文昌军有可机乘,只要撞击在继续,城门破开只是迟早的事。

襄王军也注意到这一点,因此翁城上的弓箭手对于城门处的攻击骤然强烈起来,一时间碧凤城外两军上空箭如飞雨,巨石呼啸,冲撞车前士卒用力的呐喊和撞击声富有相同的韵律,喊杀声与惨叫声也纷乱交织,战况之激烈,前所未有。

随着襄王军的兵力流失,城墙上的小缺口越来越大,也终于有文昌军接二连三地登上了城墙,这时以一敌百的江湖游侠们便起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这些人能打,也不易受伤,机动性更强,军中普通士卒靠的是训练有素的团队协作和强壮的体魄在战场上拼杀,哪里能与这与这些天赋异禀一身高深武艺的江湖人匹敌?更何况对方是站守城墙以逸待劳,无数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武器众彩纷呈,将攀上墙头的文昌军一次次杀退下去,因为她们的存在,至少为襄王军争取了数个时辰的喘息之机。

只不过,个人武艺再强,她们也非铜塑铁铸,时间长了精力也难以为继,面对己方越来越大的伤亡,文昌军仿佛永不停歇的攻势,永不枯竭的兵力,确是很考验心志,这才是文昌军第一天攻城景况便如此惨烈,那么第二天,第三天呢?襄王军能坚守到几时?稍有意志不坚之人,便被铺天盖地而来的绝望淹没,意志既不坚,再面对文昌军的车轮战时,便容易露出败象来。

第一日,文昌军未能破城,双方从巳时相战到酉时,文昌军方才鸣金退兵,期间双方将士都滴水未进,兵退时,很多人才感觉到重回人世,饥肠辘辘。

血泣夕阳,残红漫天,士卒们也不下城墙,疲累难当者就地盘坐在地上,背靠冰冷的女墙,喘息着,身有伤者轻声呻#吟,军医们直接背着药箱上了城墙,忙碌穿梭于兵卒之间,指挥着医倌将伤重者抬走,轻伤者就地包扎。

而城下更是尸横遍野,残戈倒插,血旗在风中招展,山雕贪婪地在天空盘旋鸣叫,地上浓重的血腥味将它们吸引过来,正准备择机大快朵颐。

文昌军营有几股小队举着白旗在城下清理战场,将堆积如山的尸体抬回营地,城墙之上,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仅这一日,襄王军骤失一万五千士卒,而文昌军损兵三万。

双方升火造饭,一夜无事,第二日,天刚蒙蒙亮,鼓声大作,文昌军又袭至城下,开始新一轮的攻城,这一日双方在打法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区别只在于襄王军越战越少,城墙防御愈来愈薄弱,文昌军攻势依然迅猛,城门经过头一天的连续撞击,门上的铜皮俨然已经出现了凹痕,老旧的朱漆也斑驳脱落,现在每一次撞击,都能肉眼看到那坚门在脆弱的震颤,石粉与木屑飞扬,很难想像它究竟能支撑到什么时候。

这一日文昌军丝毫没有收兵的意思,攻城持续到了晚间,新月初上,喊杀声依然震天,投石机仍在运作,巨驽也绷直了呼啸着向对方直射而去,爬上城墙的文昌军越来越多,朦胧的月色下,喷洒的血浆,残缺的肢体横飞。

城墙上的将士杀敌尚算悍勇,与攀上城墙的文昌兵卒杀得难解难分,江湖游侠们更是活跃,机动地奔走于各段城墙之间,专解燃眉之急,四方城门处却岌岌可危,萧珏咬牙召集部分骑兵整队俱列于城门之内,城门若破,则文昌军首先将面对一轮襄王军骑兵的无情冲击,这已是打定主意要玉石俱焚了。

眼看形势不好,混战中游氏族人如幽魂一般奔跑于各段城墙,疾风掠影,所过之处追魂索收尽头颅,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