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林知府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旁边的文同知一挥手:“来人,把他们抬下去,找郎中看看。乱成这样,太不象话了。”

发不责众,知府衙门也没有办法。

此刻,让考生进考场考试在爱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至于其他,以后再说。

吴节心中好笑:这黄、姜二人想找我的麻烦,可没想到反将自己填了进去,连考场都进不了。

将黄、姜等人抬下去之后,林知府和文同知同时看到站在空地上的吴节,眼睛俱是两一亮,有朝他点了点头。

林知府:“现在开始点名了。”

一个衙役拿着花名册唱道:“成都府龙泉驿袁成上前接受检查,领取考牌,进场。”

喊了半天,却没有人回答,衙役又喊了一声:“袁成来了没有?”

突然,有人喊:“让吴士贞先进场,他不先入龙门,谁敢争先。”

衙役喝道:“少废话,叫到谁就是谁,多事。”又喊下一个人:“大邑东水村赵粟,赵粟来没有。”

又有一个人应道:“让吴士贞先进场。”

衙役额头上有汗水渗出来。

吴节连忙朝众人道:“吴节何德何能当此厚爱,各位同年,还是依官府的规矩吧。”

众人又都是同时拱手:“士贞你先请。”

林知府看得有趣,哈哈一笑,对着吴节道:“士贞,你还是先进场吧,你不进,别人也不好意思抢先。就别磨蹭了。”

第六十二章非同一般

吴节也懒得再去排队,再说众人都等在一边,若在拖延,等时辰一到,考场大门一关,任谁也进不去。

他也不是矫情之人,朝众人微一颔首,提着一摆,潇洒地走上前去:“多谢府尊,吴节恭敬不如从命。”

吴节刚才弄出这么大动静,林知府不以为忤,反觉得此人在士林声望居然如此之高,也不枉自己高看他一眼。况且,他也是个旷达之人,虽然没有功名,平日间也常以名士自居,倒不觉得吴节这么做又何不妥。

但林知府身边的文同知却是个理学先生,前几日误会吴节抄袭,心中被就愧疚。可眼前这样的场面却让他心中微微有些不喜:这个吴节才华出众,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只可惜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若再如此狂放下去,将来可是要吃苦头的。与其将来进入官场之后吃亏,还不如现在提点他一二。

他故意皱着眉头看了吴节一眼,虎着脸道:“吴节,你混身酒气,像什么话?本官听人说你这几日根本就没碰书本,难道你认为自己铁定过关?少年之时,血气方刚,有些傲骨是可以的,却不能有傲气。”

吴节笑道:“同治大老爷说得是,学生知道错了。科举或者说做学问,工夫在诗外,需要在平日里多下工夫,两三日,就算再如何用心,也不过是临阵磨枪,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次府试,学生成竹在胸。”

“什么成竹在胸?”文同知有些疑惑。

吴节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一声:用错典故了,这个成语说的是北宋时候的事情,这个时空的人并不知道。

他忙解释说自己以前在南京时曾经跟一个先生学过几天画,那个先生擅长画竹子,在指点自己画画的时候说,在画竹之前要先观察竹子的形态,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就会得心应手,画出的竹子就真切自然。

“还有这么个说法,细想之下,也是这个道理。”看他微笑的神情,文同知有些无奈,只得一挥袖子:“进去吧,依照号码找你的考舍,等着领卷子答题。”

“如此,学生就进去了。”吴节走到一个衙役面前把考篮递过去,又张开双臂,示意他可以开始检查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冲上来,喊:“等等,别加塞,我可是排在第一的。”

来者是一个青年文士。

有人如此不开眼来触吴节的霉头,并且连知府和同知大人的面子都不给,倒是让人意外。

顿时,就有愤怒的考生叫骂起来:“这是谁,好大胆子,竟敢同吴士贞抢,他以为自己的才学能胜过吴节吗?”

一连串骂声不绝于耳,顿时让那考生涨红了脸,连连摆手叫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有话要说。”

林知府也是心中恼怒,问:“你是谁?”

那青年考生忙拱手行礼:“府尊大老爷,学生是龙泉驿袁成,排在第一。”

林知府也有些为难,人家确实是排在第一,应该第一个进去的。若是不允,也不符合规矩:“刚才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