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部落形成的原因,于是有了内部人和外部人之分。

好奇心

原教旨主义者研究某事前,首先要考虑其信仰能否接受这件事。

而好奇的人则与之相反,他们首先研究,然后考虑是否接受。

新生事物和信仰总是让好奇的人无法抉择,不断斟酌和思考,最后决定是否接受新想法。

好奇是关键词。它和收入无关,和教育程度无关,当然也和信仰无关。它和一种求知的渴望、一种尝试的渴望、一种对有趣变革的渴望有关。领导者会充满好奇心,因为渴望知道团体的下一步行动。部落的变革对他们来说是有趣且充满动力的。

好奇的人是有价值的。不是因为他们数量众多,而是他们开导了那些守旧之人。他们将那些被困的人带出泥沼,那些人自己给自己洗脑,认为无所事事会很安全,不应有好奇心。

很难使一个人充满好奇心。经历了7年、10年甚至15年学校教育的我们,一直被要求不要有好奇心。过多的好奇心还会受到惩罚。

我认为这和念咒语无关,你不会嘣的一声,突然遭遇了某些神奇的事情然后就充满好奇心了。从你开始会说话算起,经过了5年、10年甚至15年,你最后才开始意识到安全就是风险,小心翼翼反而风险程度最高。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好奇的声音就不会消失,虽然平静但却持久。而且永远不会消失。也许正是这种好奇心抹去了我们外表中的平庸。

我们发现原教旨主义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宗教,其实和信仰无关,而同态度有关。

多元化神话

要赢得一场选举,你需要获得半数以上选票。理论上,有超过半数的人口支持你,但你只有获得半数以上选民的选票时,才会获胜。

领导一个部落时,这些规则不再适用。你所需要的是激励那些选择追随你的人,而不用理会其他人的忽略或反对或者更甚。

不是所有的美国公民都喝星巴克咖啡。纽约市钩针工会所能唤起的人寥寥无几。但这都没关系。你不需要多元化或甚至占大多数。事实上,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如果你领导所有的人,那就和没有领导一样。

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思想:你要选择你想领导的部落。

通过你的领导行为,吸引一个想要追随你的部落。这个部落的世界观正好符合你所释放的信息。

如果你所领导的部落正致力于阻止全球变暖来拯救世界,这个部落当然会有这样的世界观:全球变暖是一个问题,可以通过部落的行动将其解决。他们带着这种思想来到部落,你的领导需要正好和他们产生共鸣。

换句话说,如果你选择试图说服一个不同的团体,尤其是世界观不同的团体,他们很可能会拒绝你。但甚至还不知道部落成员是谁的时候,阿尔?戈尔就开始领导他的部落。他释放信息,人们发现了他。

归根到底,人们乐意按照他们的梦想被领导。这看起来虽然似乎会限制你的创意和影响,但事实就是这样。《福克斯新闻》并没有劝说数百万的人成为保守派;他们只不过建立了部落,然后将他们引领到梦想之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教师实验

试想两个教室有相似的教师。一个有15个学生,另一个有32个。哪个教育效果好?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小的教室会好一些。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学生较少,所以干扰也较少。

现在,将试验反过来想。如果那15个学生的学习目标仅是毕业,而那32个学生却希望获得承认而且为此很兴奋,那结果又怎么样呢?

毫无疑问。

部落会越来越主动。你的团体不能强迫任何人为它工作或为你提供服务。人们有权选择去听哪首歌或观看哪部电影。

所以伟大的领导者不试图去满足所有人。伟大的领导者从不为发展部落而弄虚作假。与此相反的是,他们意识到,一个处于运动中、有动力、互相连接的部落,其能量远远大于一个团体。

良性循环与专属部落

对某些业务来说,规模越大越好。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也是如此。当部落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部落也越来越好。

例如,当政党是多数党的时候,就会很兴旺。Facebook的流行恰恰是因为每个人都在使用它。你有一台传真机,因为与你一起工作的人都有。

但变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