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2/4页)

构思非常独特,不同于一般的美式恐怖——片中根本就没有出现死神,更没有美式恐怖惯用的暴力镜头,而是通过紧张的音乐和不断出现的黑影、阴风和千奇百怪的死法,给人以来自心底的恐惧。

死亡模式这种设计,把生命的无常和无奈加诸于每一个人身上,观众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而主角们自我救赎的失败也传达给观众以深刻的绝望,恐惧感油然而生。

当然,那精心设计的种种巧合以及东方式的神秘主义,过后肯定会招来影评人的漫天抨击。

但电影选在这个档期上映,针对的就是恐怖片爱好者,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卖座的恐怖片,都会招致影评人千奇百怪的谩骂,抨击的次数多了,效果也就直线下降。

电影的投资总共就三千万美元,却动用了近三千家院线,只要首周票房不是太离谱,盈利几乎是可以预期的事情,而这种类型片最容易培养出固定的观影群体,为后面的续集奠定观众基础。

第四百章见过上帝的人

如果《死神来了》提早十年,甚至是五年上映,遭遇失败远比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毕竟西方和东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瑞恩还记得,九五年的时候,狮门影业曾经委托加西亚的调查咨询公司,在北美范围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反馈回来的问卷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恐怖片爱好者,依然认为电影中死得人越多就越可怕,越血腥就越恐怖。

而这几年随着互联网在北美的普及,信息传递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很多来自东方的东西,就像是杰克?陈的电影和白鸽?吴的暴力美学一样,逐渐被美国的观众所了解,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差异了,还有神秘。

神秘有时候就是很吸引人的东西。

此外,汤姆?汉克斯是九十年代美国男人的代表,在北美拥有众多的铁杆支持者,其中不乏一些人,想要去看看大汤姆的儿子,到底比老爹怎么样。

因为这个系列超长的寿命,瑞恩前世还专门查过资料,隐约记得当时电影首周只有600家院线,却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票房,单馆超过1。5万美元的票房成绩确实令人乍舌。

今世虽然还是类型片,但瑞恩过往的成绩成为了最有力的说服证据,只要能看到盈利的希望,那些院线老板才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呢。

“首周2950家院线,3652万美元票房。”

瑞恩正坐在詹金斯影业自己的办公室里,虽然公司的董事长一值是妮可,但所有人都知道,谁才是这家公司真正的主人,“所以说,汤米,不用担心。你的投资会一分不少的收回来,或许两周后就能看到盈利了。”

“我从来没有担心过票房。”

坐在对面的汤姆?汉克斯接过瑞恩递过来的文件,快速翻看起来,“关于科林的发展,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瑞恩不禁暗叹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科林?汉克斯跨进这个行当的时候,汤姆?汉克斯担心儿子不能红,现在一部电影彻底打响了名声,又担心成为青春偶像后,无法成功转型。

从他身上。瑞恩不禁想到了十年前的妮可,那时候的澳大利亚女郎为他费尽了心思,跳脱的时候担心他过于顽皮会越来越无法无天,安静的时候又害怕他没有朋友以后会自闭……

至于科林?汉克斯,他前世最后的一年,对方还没有《死神来了》上映一周后红,受到媒体的关注,更多的因为他是汤姆?汉克斯的儿子。

有时候,有如此成功的老爸也是一种悲哀。

不过。汤姆?汉克斯也就是感慨了这么一句,没指望瑞恩能回答,他作为从最低层一步一步爬到顶峰的演员,这方面的经验远比瑞恩要丰富。

“关于《兄弟连》的投资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汤姆?汉克斯换了个话题。

梦工厂在《珍珠港》上面投入了巨资。这部连续剧肯定会采取融资拍摄的方式,而瑞恩这种投资痛快,而又极少干预剧组正常运作的投资人,自然是最受欢迎的对象。

“这样吧。汤米,《死神来了》的北美票房盈利,将作为这部系列剧的投资。”

瑞恩的团队忙碌了几天后。已经得出了结果,虽然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最少也能收回成本吧?

送走汤姆?汉克斯,瑞恩坐回办公椅上,考虑着电视剧方面的事情。

毫无疑问,成功的电视剧也是盈利的大头,而且以好莱坞的制作方式,当电视剧收视率下降,不能带来盈利的时候,直接砍了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