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部分 (第1/4页)

里摸爬滚打了!也正是因为余彬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且比较内敛的性格,所以从军校毕业后不久,就被总参谋部借调过去。当魏明涛在部队里被迅速提拔的时候,余彬也在总参谋部里得到了快速发展!

魏明涛与余彬在战场上只合作过一次,在俄罗斯战场上,两人的配合相当完美,虽然大部分功劳都被记在了魏明涛的头上,但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没有俄罗斯战场上的表现,余彬不可能被晋升为上将,也不可能成为作战处处长!而魏明涛心里也很清楚,余彬在当时扮演的不仅仅是参谋长与政委的角色,他也是实际的战场指挥官之一,在魏明涛无力分心的时候,余彬所扮演的角色就相当的重要了!

当初,魏明涛给总参谋长提出意见的时候,是希望将甘明强调到大西洋战区去。在欧洲战场上,甘明强的表现虽然不怎么抢眼,但是毫无疑问的,甘明强是个出色的参谋长,而且对大规模地面战争相当了解,有他协助莫怀聪,那么大西洋战区那边的麻烦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总参谋长却更直接了一些,把余彬给派了过去。当时魏明涛感到有点惊讶,但是随即也想通了总参谋长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莫怀聪在军队里的地位那么高,如果派一个普通的上将去的话,怎么可能让莫怀聪放心单打的将指挥大权交给他呢?而余彬就不同了,虽然他也只是上将,但是是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而孔辉金派余彬去,显然就表示余彬是代表他的,那么莫怀聪自然就要给几分面子了!当然,孔辉金并不了解莫怀聪与余彬的私人关系!

余彬确实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将领,他到了大西洋战区不久,就把加拿大那边的战斗盘活了,而且还迅速的建立起了优势地位。以往,莫怀聪很多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余彬的手里就已经不是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余彬在总参谋部所形成的战略目光让他在安排地面部队作战的时候更为注重长远利益。这一点,也正好符合魏明涛的想法,毕竟,不管什么样的战斗,都需要有一个长远的目的,而不是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战!

有了余彬压阵,魏明涛更关心的是加拿大那边的战术局面,毕竟他还不是很清楚余彬对战术的控制有没有他对战略的控制那么好。当魏明涛听说余彬只动用了十多万地面部队去进攻 太华的时候也是倍感吃惊,因为就是换着同样的情况,魏明涛也不会这么做。但是,当他再次仔细的看了一遍余彬所确定的作战计划之后,也就放心多了。余彬在战术方面与魏明涛是截然不同的,他虽然是陆军将领,但是更重视打击力量,特别是空军的应用,从余彬部署的空军部队的数量来看,他显然没有准备在 太华打一场地面战斗,而是要用空军的轰炸来瓦解加拿大军队的抵抗能力!

事情也确实是这么发展的,而在余彬的这种战术面前,加拿大军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也许,余彬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方面的困难了,当然,这也不是魏明涛所能够帮上忙的地方,而且余彬既然这么安排,自然对自己的物资供应有着充足的信心!而且,以他多年在总参谋部工作的经历来看,他也肯定早就疏通了后勤部门的关系,不然他那个作战处处长就白干那么多年了!

出了加拿大地区的战斗之外,魏明涛最关心的还是南面的那部分美军!200多万美军不是小数字,虽然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消耗,仍然在抵抗的美军已经下降到了120万左右,但是这仍然不是一个小数字,此时魏明涛部署在蒙特雷地区的地面部队只有65万,而他部署在墨西哥战场上的地面部队还没有超过150万呢!如果这120万美军拼死抵抗的话,那肯定造成一些麻烦,特别是当魏明涛把海空军的打击力量都集中到了蒙特雷以北的地区去之后,能够压制这些美军突围的办法已经不是很多了!

从魏明涛此时在南面的防御部署情况来看,其实他是在跟美军部队比信心,打的是一场“心理”战!在蒙特雷战役打响之前,空军集中力量对这部分美军进行了十多天的狂轰乱炸,迫使很多美军投降,同时消灭了更多的美军。这种大规模的轰炸对地面部队造成的心理阴影,还有士气上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就算是意志再为坚强的部队,在没有丝毫还手之力,只能够被动挨打的局面下,也肯定会出现士气低落,精神崩溃的局面!因此,魏明涛赌的就是美军此时没有信心继续突围,而且通过战场上空的电磁压制,这部分美军已经与国内的指挥系统失去了联系,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前线战场上的情况,更不可能了解到中国军队的部署。这就如同被大雾笼罩着的感觉一样,美军根本就无法判断出中国军队的打击重点在哪,只要他们一天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