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部分 (第1/4页)

其实,美国也是迫于无奈。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自己的贸易政策在其盟国组织内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像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新西兰等国家的经济都需要美国的支持,才能够复苏。而南非并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如果就此向南非敞开大门,给南非以独特的待遇的话,那么美国怎么向自己的铁杆盟友交代呢?而这极有可能让美国失去那些更为重要的盟友,最终走上欧洲的老路!因此,美国在南非的政策上是不可能出现太多的奇迹的,他只能够一视同仁,而且这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这对当时的南非来讲,是完全不够的!

其实,中国也面临着如此的问题,当南非最终向中国求助的时候,中国也没有表现得太热情,中国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而且还有阿根廷,坦桑尼亚,伊朗这些铁杆盟友等着援助呢,中国根本就无法照顾到了一个遥远的国家,而且这还是一个与中国没有一点同盟协议的国家!

可以看出来,这场经济地震对世界原有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外交,政治与贸易局势。弱小的国家在经济地震中是无力单独恢复经济的,而强大的国家则无力向那些中立国伸出援助之手。

可以说,这是一个世界重新整合的时期,正是这场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世界三大集团,也是为来世界大战的三个军事集团的最终诞生。虽然,在此之前,三个超级大国的联盟体系已经建立了起来,但是这一联盟体系本身是不完善的,而且强制性作用并不明显。比如,在第二次南亚战争中,三个超级大国的盟国其实就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而在哥伦比亚危机中,也有大部分的盟国其实是置身事外的。这就是以往同盟关系的实质,经济上的同盟程度远远的超过了政治上的同盟程度,但是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这种关系被倒置了过来,经济危机最终使得经济同盟关系让位于政治同盟关系。而超级大国也着重利用了这一点,以加强对世界的控制,或者说是对自己盟国的控制,以求在未来的大规模战争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力量,最终成为胜利者!

这点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变化是相当重要的。中国首先就经济援助与政治同盟进行了挂钩,当然,这仍然是在原有的同盟体系内的行动,即要想获得中国的经济援助,以恢复国内的经济发展,那么就要与中国签署更为明确的政治同盟条约。当然,同盟国体系内部本身的政治同盟就相当的明显了,所以这一行动并没有遭到太多的反对,即使有的国家不想立即将自己完全挂上中国战车,但是在国内经济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与中国签署更为彻底,而且更为完整的攻守同盟条约!

在以往的政治同盟条约中,只存在着当某个盟国遭到入侵时,别的盟国才有义务为其提供军事方面的支援,而且没有说明一定要是军队作战方面的支援。而现在,这一点不但被明确的写了进去,而且还加上了一条,即当任何一个盟国有理由对别的国家发动战争的时候,那么,别的盟国则必须要全力以赴的帮助该国进行战争,包括使用自己的军队参与战斗!

完成了这一步之后,中国其实已经强30多个盟国牢牢的绑在了自己的身上,大家只能同进退,而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了。虽然因此而让中国付出的经济代价是沉重的,但是这完全值得,因为这让中国获得了超过本身国力的实力,更让中国强化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未来的战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比之下,美国的行动要迟缓很多。虽然他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墨西哥的新同盟协议很快就达成了,但是美国并没有获得所有原同盟国家的支持,他的政治同盟行动明显慢了一步。这一点,让美国的处境非常的尴尬,因为这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实力差距更为悬殊,不但是在现在的军备竞赛中,即使是在未来的战争中,美国都将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

欧洲的行动更是差远了,因为欧洲最早竖立起了全面的贸易壁垒,其实已经从根本上彻底的破坏了欧洲与同盟国家的关系,而且欧洲本身也拿不出多少的经济力量来扶持别的国家摆脱危机,因此,欧洲直到战争爆发之前,也没有获得几个同盟国的全力支持。从这一点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欧洲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实力与中美的巨大差距!

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之所以不将其称为时代,是因为这一时期持续的时间太短了。也就是说,留给三个超级大国的战争准备时间太短了。

2100年底,在经济危机的第一波浪潮过去之后,即几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之后,一场极为关键的会议在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