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部分 (第1/4页)

色”的反击行动。按照他们的猜测,在反击开始之后,中国的指挥官肯定会想办法打击他们的空中部队,以此来确保对第3机步师的突击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前线攻击机部队受到的攻击并不多,虽然有一点损失,但是很快那些防空阵地都被摧毁了。而且从对方使用的防空导弹上来看,这只是前线的防空导弹部队在作战,难道他们没有在足够的远程防空导弹部队?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中国将军指挥的战斗?

当这些欧美的将军将中巴这十多年的关系联系起来之后,也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答复。中巴的矛盾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了,现在巴基斯坦方面肯定不会轻易的将他们的指挥权交给中国的将领,也就是说,这个作战计划很有可能是由中国将领制订的,但是具体的指挥却是由巴基斯坦的将领来实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巴基斯坦将领不会完全理会到中国将领制订的计划的含义,也就不可能让整个计划完美的实施吧!当然,欧美的将军也不是笨蛋,他们还需要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测,将军绝对不是靠猜测来打仗的!

最后,一枚负责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也就是巴基斯坦的指挥中心地区执行电子监视的电子侦察卫星发来的情报让欧美的指挥官下定了决心。所有的指挥信号都是从巴基斯坦设在拉合尔的最高指挥部发出来的,而并不是从中巴联合指挥中心发出来的。在他们看来,这已经足够证实是由巴基斯坦将军指挥的一场战役了。紧接着,欧美的空军将领做出了同一个决定,让所有的攻击机部队都集中到苏库尔附近,向美第3机步师提供空中支援。他们仍然希望用老办法,即通过猛烈的空中打击,来击溃巴基斯坦军队的反击!

当欧美的战机从阿拉伯海上的航母,以及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几个临时机场上起飞的时候,他们的行动也没有能够蛮过在他们头顶1200公里上的两枚侦察卫星,另外还有数架盘旋在他们附近的侦察机的监视。这一情况以闪电般的速度反馈到了中巴联合指挥中心,并且迅速的显现在了中央的大型三维战区地图上。

“好吧,看来对手已经做出行动了,那我们也该行动了!”鲁毅走到了地图前,“现在,让我们奏响舞曲,开始‘舞台行动’吧!”

顷刻间,那些早已经做好准备的作战部队迅速的行动了起来,这场反击战役的高潮终于就要到来了!

第十八章 舞台行动

第十八章 舞台行动

在“高里战役”开始的时候,美欧军队陷入混乱是情理中的事情,因为鲁毅的整个计划的关键点就是要让美欧军团陷入短暂的混乱之中——他并没有想过要让对手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然后借用这一形势,达到战役目的。但是,在战役开始了24小时之后,美欧军团仍然没有能够从混乱中清醒过来,这就大大的出人意料了。

美欧军团最初的混乱是敌人造成的,不可否认,海得拉巴的通信中心被摧毁之后,美欧军团之间的通信联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这就导致了美欧军团无法联合作战,也就无法相互支援了。而随后的大规模全频段电磁干扰,让美第3机步师失去了与后方的联系。虽然这种干扰所能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战役初期,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战役开始24小时之后,美欧军团还没有能够从混乱中解脱出来,就多半是出于自身的原因了。因为这是一场由欧洲与美国联合进行的战争,所以双方在政治上的争吵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是向战区增兵这么点小事,美欧都要对着干。欧洲的增援部队到达才2天,大部分部队的物资还囤积在码头上的时候,美国的增援部队也到了,而且带来了更多的战争物资。而卡拉奇市区内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港口的工作也没有完全恢复。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不产生混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就在此时,巴基斯坦军队发动了一场声势宏大的反击行动,因此,这种自身造成的混乱,成为了美欧军团迟迟不能对北面的战斗产生反应的主要原因!

这种原因也可以说是这次反击战能够获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敌人内部的崩溃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也是鲁毅最想要看到的结果。如果欧美一直保持着高度联盟的话,那么中国的援助实质上很难以改变巴基斯坦战争的结局。也只有这种从敌人内部开始的崩溃,才能够挽救巴基斯坦。而这也是这次反击战役的一个主要目的。为了深化与加强这个效果,在战役开始的第二天,鲁毅对战役目的稍微做了一点修改,以前作为牵制性进攻的地面战场也成为了主要的战场。这位中国将军准备要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打干一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