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 (第1/4页)

发展方式之后增长速度最快的5年。而在这5年中,因为政府的主要工作放到了对人民生活的改善上,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5%,在2008年,提前7年,实现了人均收入再翻一翻的目标,全国平均人收入达到了2000美金。

中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那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经济逐渐向合理化方向的迈进,也是中国经济向市场化的全面转变。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部分的60%是依靠国内民间投资来促进的,而政府政策与公共投资只其到了15%的作用,国外投资起到了25%的作用。很显然,中国已经开始由出口型向内需型转变,而且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在国内推动力中,由西部大开发而产生的增长部分占到了40%,在全国经济新增站部分中,环保型企业占的比重超过了75%。还有很多相关的数据,而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向健康型转变,由以前的消耗型经济逐渐转变成为内需与持续可发展型经济体系。显然,这是中国强国固本的最重要力量!

在经济这一块中,相当值得注意的是政府2008年财政支出报告。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虽然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2008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2008,这个多事的年头,奥运会的作用已经显得非常渺小的了。

在2008政府财政支出中,最受到重视的无疑是军费开支。当初计划2008财政开支的时候,军费预算是1500亿,折合美金大约250亿,这已经被2007年的1200亿增加了25%。但是,当2008年底开始结算的时候,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6000亿,比计划的整整多出了3倍,即使把政府预留的经济资金都算上去,还无法填补这个巨大的空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年中,政府发放了一期紧急国债。在完成国家统一之后,人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当第一期的2000亿国债一上柜,还没有到发放当日下午,就已经被抢购一空。这种让王一林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事情,让王一林松了一口气。而应海外华人的要求,追发的1500亿外债,也在2天之内被认购一空。这成功的解决了政府面临的财政危机。

出了军费开支之外,政府的其他开支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与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样,这一年,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环保,农民补贴等等方面的开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前一年增加了15%到25%。而同时,在对国有企业的扶助,对金融企业的扶助经费,却降低了50%到75%。可见,政府的经济计划的中心,已经完全转移。现在并不需要政府的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政府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到了公益性事业上。

在经济之外,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起到帮助经济发展的作用。而特别受到重视的是,政府对各行业的相关法规的相继出台,在这5年中,让大部分行业都进行了规范化整顿。而更让人高兴的是,由于政府对行业规范进行的法律化改革,不但直接降低了人民生活的支出,更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也许,这是很多普通人关注这些法规的主要目的吧!

出了经济方面的成就,这5年中,王一林一直努力推动的政府机制改革,虽然是困难重重,但是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公务员相关制度的完善,公务员义务与责任的明确化首次摆明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并且首次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每年一度的公务员考核,任何考核不能通过者,都将比辞退。而为了保证考核的公正性,中国首次引如了民审制度。评定公务员是否合格,再不是政府内部的事,而是由群众说了算,由从合格的群众中挑选出来的21位评审员来确定,而具体评审人员的确定,是由中央政府的专门机构负责的。而为了保证这个有着极大权利的机构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该机构又是完全对外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机构的工作情况,并且对政府提出置疑。该制度执行了4年,已经让这种以民为主,以民为本,以民为镜的制度深入了民心。虽然,那些评审员是义务的,并不会得到多少报酬,但是参加对公务员的评审,已经成为了民间一年一度的大事。而当这种官民关系颠倒过来,民在上,官在下的制度被确定下来之后,虽然当官成为了一件不轻松的事情,但是却成为了政府所有政策中,最受群众欢迎的政策,而仅此一项政策,共产党在群众心里的地位上升到了除开国前后,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许,这样的描述是无法完全说明王一林这项政策带来的变化,而在王一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