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聂鹏举并不知道,他们这次的任务可以说是对台战役开始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次任务。他们担负着解决台湾防空系统,为后进的战机创造出安全作战空域的任务。而且在他们之前,并没有将台湾空军摧毁,所以他们还必须要应付台湾战机带来的威胁,即使有一大批更在后面,专门为他们护航,准备与台湾空军作战的兄弟部队在掩护着他们。但是这并不可靠,因为台湾空军说中有先进的AIM…120C型空空导弹,空中保护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小的。

而按照作战计划,台湾被分成了五块大的战区,分别是北部的1号战区,中西部的2号战区,西南部的3号战区,东部的4号战区以及东南部的5号战区。而在每个大的战区中,又按照从北到南的顺序分成了数量不等的小战区。而聂鹏举他们的任务是清除1号战区中的所有有威胁的防空系统,在有剩余力量的时候,还将对2号战区进行打击。

按照台湾地面防空火力的布置来看,1号战区中的防空力量是最强大的。因为台湾首府就在这,另外还有衡山地下指挥所,以及陆海空三军的指挥所,同时这也是台湾经济最发达,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另外还有大量的军事基地,所以台湾空军也肯定会重点保护这一地区。但是聂鹏举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火力,并且还准备了一种秘密武器。

在这48架战鹰的武器弹药中,威力最大的是那种俄罗斯生产的Kh…31重型远程反辐射导弹。这是从俄罗斯一种空射反舰导弹改进而来的反辐射导弹,采用了火箭冲压二元发动机,攻击末段的最大速度能够达到3。5马赫,巡航速度也在2马赫以上,射程超过了120公里。而这已经在台湾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之内了。如果用来攻击最前面的那些台湾防空系统,聂鹏举他们在海峡中线附近就能够发射这种导弹了。

另外一种专门用来进行反空压制的武器也是反辐射导弹。虽然这种法国生产的“马拉特”反辐射导弹比俄罗斯的产品要小很多,但是速度并不慢,平均速度也在2马赫左右,只是射程与威力都小了不少,最大射程只能够达到40公里。如果用这种导弹对付台湾的“爱国者”防空系统,那将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而剩下的最后一种对地攻击武器——制导炸弹,这只是最后的选择,任何一名飞行员都明白,在对方防空系统还有反击能力的情况下,用这些最大投掷距离只有十多公里的炸弹发动攻击,那几乎是自投死路的事情。

当机群一离开大陆海岸线,48架战机就分成了12个小分队,以四架为一组,分别向12处最重要的台湾防空系统直扑而去。

聂鹏举所带领的小队的目标是台北市北面阳明山上由“爱国者3”防空导弹为主的防空阵地。这是他们所需要打击的12个目标中最危险的一个,即使用射程最远的Kh…31型防空导弹在最大射程处发动攻击,也已经进了在淡水处的“奈基”防空导弹的射程,而且“爱国者3”对飞机的最大射程也在120公里左右,另外还要受到众多台湾空军战机的“照顾”,这让聂鹏举他们的攻击行动异常的危险。但是聂鹏举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害怕的样子,而是很自信的带领着另外三架战机高速前进着。

“下降到50米,保持速度!”一过海峡中线,聂鹏举就下达了新的命令,同时一压机头,把油门开到了最大,战机从1000米高空呼啸着冲向海面。

在自动驾驶仪的的控制下,战机在距离海面五十米的高度顺利改成平飞,发动机的功率也被加到了最大,让这些挂满炸弹后显得格外笨重的战机保持着接近1马赫的速度。

聂鹏举稍微放松了下握住驾驶杆的手,让飞机由自动驾驶装置控制着飞行。虽然现在还是漆黑的夜晚,但是海面上反射着的粼粼月光让他们的高度看起来那么的低,似乎下一秒就要冲进大海中一样。而聂鹏举也有点无奈的感觉。他知道这种降低高度的办法对他们的保护作用并不大。现在的台湾防空系统中多了E…2T预警机,而预警机所增加的防空能力是非常显著的,聂鹏举也有切身的体会。

“蝙蝠一号,你们已经被发现!八架IDF正向你们飞来。”果然,还没有前进到10公里,后方盘旋在大陆上空9000多米的YJ…2型(借助了瑞典技术,以A320为基础的新最新预警机,中国空军一共只有2架,另外都是代号YJ…1的俄罗斯的A…50预警机)预警机发来了威胁情报。

“对方的距离,速度,掩护我们的战斗机呢?”聂鹏举有点不满这些空中指挥员,汇报情况应该更及时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