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2/4页)

日本空军(随即由空中自卫队改编而来)第一个跟随中国空军开始改变战术系统,将双机编队发展成了三机,甚至四机、五机编队。而在后面十多年中,三机编队已经成了空中格斗的绝对主力,另外也为四机,五机等更大规模空战编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空军的武器发展开始走上了一条暂时看来有用,但是却非常极端的方向。这次空战中,中日双方的战机数量几乎是持平的,而且两种战机的性能也是伯仲之间,根本就不存在硬件差距。而日本飞行员的素质也绝对不会比中国飞行员落后,即使中国有像杜冰峰这样的超级王牌,但是少数的王牌并不能够对战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结果几乎是一边倒的关键就在双方使用的武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要具体的说,就是双方手中的“矛”的长短不一样,导致一方能够率先发动攻击,而让另外一方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最后导致了空战结果倾向了拥有更长的“矛”的那一方。而这个结果,也几乎让全世界的空军开始寻求更,长的“矛”,发展超远程空空导弹已经成了所有空军重点研究的方向。而在这之后,射程超过100公里的中程空空导弹已经非常常见,连射程在150公里以上的远程空空导弹也开始普及,而受到血的教训的日本人,还还是开发射程超过300公里,甚至达到1000公里的“超级”空空导弹。只是,这并没有形成永远的潮流,当另外一次血的教训降临在这些极端的人身上的时候,才证明这条路是错误的!

当空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全方位,超饱和攻击也正式开始了。

第七章 饱和攻击

第七章 饱和攻击

海洋上的夜空是非常漂亮的,特别是在无云或者少云的夜晚,这里的星星比起大城市来,要明亮了很多。如果是飞行在数千米的高空,那景色就更为美丽,甚至能让看到的人留连忘返。而这时候的赵隼鹰却没有一点心情去看那美丽的景色,甚至连抬下头的心情都没有。

空战已经开始了,即使他们无法从雷达屏幕上看到空战的场面,也无法从通信系统中了解到空战的情况,但是前方夜空中不时闪过的爆炸火光却燎人心神,让这些本也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天之娇子们心里如同有只猫在抓一样。

速度已经不能再提高了,如果他们还想回到基地的话,现在就不能开加力。他们是无法指望空中加油机为他们服务的,那些在空战中消耗了大量燃料的战斗机才是它们援助的对象。所以,赵隼鹰他们只能够按照最大的巡航速度前进,贴在海面上,在这阻力最大的低空挣扎着,希望能够更快一点。

“全体准备攻击!1分钟后开始!”

正在赵隼鹰有点为这次分配到的任务烦闷的时候,大队长及时的下达了攻击开始的命令。赵隼鹰不再想前方那些战斗机飞行员的坐机上又会被涂上多少颗红星,迅速的做起了发射准备来。

目标参数是由后面的指挥机提供的,每架战机携带的4枚导弹都分到了4个目标,攻击是交叉进行,以避免任何一架战斗机无法引导后,还能够保证每个目标将受到足够多的导弹照顾。

赵隼鹰带领的这个中队是第一批发动攻击的,他们的目标不是运输船只,而是日本护航舰队中心的那两艘防空能力最强的“金刚”级驱逐舰,以及那艘“大隅”级直升机航母。这让赵隼鹰的心理稍微平衡了点,打不了空战,至少还能够打击日本舰队,总比后面那些只能打击运输船只的好多了吧!

作为日本上一代“九·十”舰队核心的“金刚”级驱逐舰大家已经太了解了,就不多做介绍了。而这“大隅”级直升机航母却是大有来头。日本人并不把“大隅”级称为直升机航母,而是叫着“直升机载机驱逐舰”,而将一艘满载排水量近两万吨的大型舰艇叫着驱逐舰,这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笑话,二战中,很多重型巡洋舰都没有这么大的排水量呢!而且作为驱逐舰,“大隅”级却没有那些相应的武备,没有反舰导弹,没有远程防空导弹,也没有鱼雷,火炮等,它依靠的只是搭载的十几架直升机。而这样的军舰,在别的海军,都已经被叫做了航母,即使是现在还无法携带固定翼战斗机,也应该算是直升机航母了。而在日本新的“十·十”舰队中,“大隅”级航母已经取代了“金刚”以及更先进的“金刚2”级驱逐舰的核心地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旗舰,担负着对整个舰队的指挥,以及舰队绝大部分的反潜作战任务。这次的战争行动也不例外,两艘“大隅”级分别成为了两支舰队的旗舰!

赵隼鹰对这些舰艇资料已经非常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