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部分 (第1/4页)

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代了导弹的作用。这当然是完全符合中国的海军发展模式。从实力上讲,中国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建造十几支航母舰队,恐怕光是这些航母舰队每年的维护费用就要消耗掉中国海军的所有经费了!所以,中国只建造了5艘航母,确保自己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与制空权,同时建造4艘价格低廉得多,但是打击力量同样优秀的“太湖”级战列舰来弥补舰队打击力量不足的问题。

从现实的威胁以及中国海军作战的海域来看,中国也没有必要发展大规模的航母舰队。在收复了琉球群岛之后,中国前出太平洋的大门已经敞开了。而中国海军最主要的威胁力量,战略核潜艇所装备的潜射战略导弹的射程达到了12000公里,完全可以在琉球群岛附近海域,或者是在西太平洋盆地巡逻,而不用跑到中太平洋盆地执行战备巡逻任务了,所以,中国海军并不需要为这些核潜艇提供强大的护航力量。另外,中国的海洋利益主要是在西太平洋,即东南亚地区,另外还在印度洋上有着自己的需要。在西太平洋上,中国海军是能够借助空军的帮助,战胜一切对手的。而在印度洋上,美国只有迪戈加西亚岛,以及印度西南部地区有着几处军事基地,而中国可以利用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等国的基地协助海军战斗。当然,美国也并没有常驻印度洋的舰队,一般是由太平洋舰队或者大西洋舰队抽调一部分兵力,在印度洋上进行战备巡逻。最主要的是,印度洋与美国的关系并不密切,美国在这里并没有太多的利益,特别是在美国退出海湾地区之后,印度洋更是成了美国最不重视的一个大样。所以,中国海军要是前出印度洋作战的话,与美国海军战斗的机会并不大,可能的潜在对手都是海军力量弱小的国家。所以对海军的制海权与制空权要求并不高,而是需要强大的对地打击力量!

太多的理由需要中国发展一种廉价的,而且威力强大的打击战舰了,因为价格因素,特别是服役期间的费用,战斗费用的问题,航母首先就被排除在外了。而这也是“太湖”级战列舰在历经坎坷之后还能够顺利建造服役,并且得到了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

除了发展世界上第一种新型战列舰之外,中国海军的航母力量其实并不弱小。说其弱小,是相对于美国海军而言的,如果以航母数量来讲的话,中国海军排在世界第三位,只比第二的欧洲海军少两艘。但是,从航母打击力量上来看的话,中国海军的航母实力完全超越了欧洲海军,因为中国有3艘超级航母,而欧洲最大的航母排水量也就6万吨左右!

在2008年之前,中国有3艘中型航母,即“中华”号,“共和国”号,与“人民”号。其中前两艘是常规动力航母,后一艘是核动力航母。因为“人民”号在设计之初的时候,本是作为常规动力航母设计的,但是后来与欧洲的合作,让中国有可能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反应堆,甚至可能获得聚变核反应堆!所以,在“人民”号建造了40%的时候,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变,使其建造进度被拖延了下来,本计划是中国第二艘的航母,最后还落在了“共和国”号的后面,成为了中国的第三艘航母。当然,中国与欧洲的合作关系是怎么回事,谁心里都明白,而中国也不可能将这种寄托了国家希望与安全的主力装备完全寄托在与欧洲合作的基础之上。所以“共和国”号完全按照原计划继续建造,并没有进行修改,而且在拿到了原为“人民”号制造的配件之后,提前一年半服役!当然,从设计上来讲,“人民”号还是很先进的,至少让中国摆脱了初期设计航母时的尴尬境地。但是,问题就出在了动力系统上,因为与欧洲合作最后破裂,中国只拿到了一套欧洲研制的NH2自循环式核反应堆,而且还没有多少备件!这是“人民”号提前退役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海军立即在2012年制订了新的航母发展计划,准备用自己的力量,建造第一型超级航母。

关于这型超级航母的研制工作,早在2006年,即“中华”号还没有完成实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后来修修改改,特别是中央的重视力度并不大,所以进展一直不顺利。直到2010,中央确定必须要有一种超级航母来充实海军的实力时,整个研制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而且是在加速进行!2011,“长江”号航母的设计工作正式完成,而在命名的问题上,还产生了一段小插曲。此时,中国已经确定了用大江大河的名字来命名航母的原则,而在第一艘超级航母的名字上,更多的人主张用母亲河“黄河”的名字,但是最后在一次全国调查中,支持“长江”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