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部分 (第1/4页)

希提岛的首府帕皮提,另外一路则向东进攻,扫荡美军在该岛上的部队!

战斗从这个时候才算是正式开始了,美军在失去了将登陆部队赶下海的机会之后,也开始就地组织防御,并且依托起修建起来的坚固的防御工事阻挡着中国军队的进攻。而这种顽强的抵抗让进攻部队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是在面对中国军队强大的火力打击力量时,美军的防御显得很脆弱,而且美军的抵抗意志,部队的士气都在严重的消耗着。这是一场不平衡的战斗,中国军队往往一受到抵抗,就直接呼叫空中支援,或者是海军舰队的炮火支援,而不会直接与防御的美军作战,即使进攻部队手里有不少的坦克,装甲战车,以及火炮,他们也不卤莽的投入到阵地进攻中去。

好几次,进攻的陆战队都忍不住要在火力打击之前投入战斗,但是都被莫怀聪严厉的制止了,这是毫无意义的做法,现代化战争已经不是中世纪的骑士战争了,没有必要更敌人讲什么公平与道义,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在敌人没有投降之前,可以选择一切手段来打击敌人,同时保存自己!所以,地面上的阵地冲锋战斗几乎就看不见,往往是美军组织好了强大的地面防御,但是进攻的部队却在美军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就停了下来,然后呼叫支援,在轰炸向前蔓延的时候,地面部队再在坦克与装甲战车的掩护下继续进攻。这种战术不会给美军太多的战斗机会,他们的对手不是地面上的中国陆战队,而是天上的中国轰炸机,以及遥远的海面上的中国舰队!而对这样的对手,美国军队是没有任何抵抗与还手能力的,只能够等着挨打,然后就是被杀上来的陆战对消灭,动作快的,还可以放下武器,向进攻部队投降,以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战斗其实也是对支援部队的一次严峻考验,不但考验支援部队的弹药投送能力,而且也在考验支援部队的打击准确性!往往,前线进攻部队在发出呼叫之后,支援部队就必须要在5分钟之内将弹药投送到呼叫请求打击的目标上。而在很多时候,这类部标距离进攻部队的距离不会超过500米,而海军战列舰的主炮炮弹的杀伤半径就有500米,巡洋舰与驱逐舰发射的炮弹的杀伤半径也在200米左右,空军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与导弹的杀伤半径也在数百米的范围之内。所以,只要打击稍微出现一点偏差,那就会伤到自己人!而在危机时刻,比如进攻部队突然受到了伏击,那么支援部队往往就要在距离自己部队不到50米的距离上投下炸弹!而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够使用小威力的微型炸弹了!

很明显,在这种激烈的战斗中,最受考验的还是战场指挥与协调能力,虽然部队的网络化为作战行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比如前线部队提出要求之后,并不会反馈回指挥中心,而是直接由战术支援部队接受请求,然后立即发动攻击。但是从大的范围上来看,战场上的信息交换量是非常惊人的。为了支援部队进攻,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一共投入了数十架指挥机,以及上百架的无人通信中转飞机,在任何时刻,战场上都有12架指挥机与20多架无人飞机为地面部队与支援部队提供信息交换,协助部队进攻!但是即使这么大的投入,在有的时候也无法满足战场上的需要,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信息交换的速度太慢了,导致支援不及时,前线进攻部队出现了无谓的伤亡!

误伤肯定是无法避免的,在战斗的前三天之中,中国军队损失的1/3兵力都是由误伤造成的!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接下来,虽然前线指挥部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降低误伤发生的概率,但是终究无法避免误伤。战斗进行到一周的时候,就已经有近1500名官并因为误伤而阵亡,另外还有数千名官兵因为误伤而负伤!

战斗进行到一周的时候,北线的进攻部队已经包围了帕皮提,将2万多美军围困在了这座港口城市里。说是城市,其实只有2万多居民,所以还算不上是大城市。而东线进攻部队也到达了塔拉沃,即塔希提主岛与东面副岛的陆桥上!而在这一天,中国进攻部队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战斗达到了高潮!

防御帕皮提的美军部队是陆战3师,这是美军陆战队中的精锐部队,参加过中途岛战役,澳大利亚战役与新西兰战役,虽然三次战役都以美军失败而结束,但是陆战3师在战斗中的表现非常不错。在新西兰战役之后,美国从新组建了陆战3师,并且将其部署在了塔希提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让这支部队打回新西兰,只不过,现在陆战3师却的在南太平洋上地个小岛上面临生死考验了!

而在塔希提副岛上的美军此时也已经开始向占领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