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
顺为凡逆为仙
这个里头说轮回颠倒,统统受后天的精神魂魄所支配, 佛家叫做色,色的力量属于四大。譬如我们性想静,想清 高,但清高不来,你非吃非穿不可,跳不出这个物质约束。 我们思想可以超越物质,可是身体就做不到,本来生命这个 功能应该做到,但是我们人做不到。道家认为绝对可以做 到,是我们自己没有把它凝固拢来,没有“还丹”。这个道 理禅宗云门祖师就说过,“我有一宝,秘在形山”,我们大家 都受形体所限。所以《西游记》那个孙悟空,被佛的手掌心 一翻就把他压在里头,叫做五指山,就是五大把他压住了。 孙悟空在里头没有办法,把头伸出来,这个头脑还灵光,就 是跳不出来。我们思想灵光,但跳不出这个肉体。孙悟空后 来碰到唐僧,他说:“师父你救我!” “我怎么救你啊猴子?” 他说:“山顶最高处有一个符咒,观音菩萨贴在那里的,只 要把那一张撕掉,我就跳出来了!”唐僧爬到山顶一看,原 来是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眸”,这样一撕,孙悟空“咚” 一下跳出来了。哈!这个是修法啊!怎么跳出来呢?行善。
现在我们在这个里头,就是这一转很严重,所谓“性转 为情,一转则无所不转,轮回颠倒,只在目前,所谓顺去生 人生物也”。顺这个路线就是人的生命,也可以说“顺去生 人”。坎卦在下面一动,我们人欲一动,性欲就动了。后来 的道家错认为要压制这个欲念,只要把这个精收回来就可以 成仙。这是有理论根据没有错,但是那个有形的精如何收回 来化掉?怎么化? 一个有形东西回转来化,像把东西吃到胃 里,有些还消化不了呢!所以这完全是错误观念,不是这样 的道理。这个“顺去生人”,就是向下走,向下流,以此生 生不已。
“今者,仍取坎中真金,还而归乾,便是情返为性。”所 谓取坎填离,坎卦中爻这一阳,这一点真阳生命的本源,拿 来填满离卦。离中虚,现在把先天一炁的坎卦中一阳,取代 离中的阴,“便是情返为性”。“一返则无所不返”,所以说九 转还丹。“坚固圆常,顿超无漏”,这个“无漏”是普通道家 一个名称,后来佛家也用。漏丹就是这个漏,男女情欲而漏 掉这个生命,也就是肉体这个命的根漏了。其实眼、耳、 鼻、舌、身、意六根都在漏,无漏是全体无漏。证到了无 漏,道家有个名称叫做“无缝塔”,这个身体变成没有缝的 塔了,尤其是北派道家丘长春很喜欢用这个名辞。佛家叫做 无漏之果位,即阿罗汉果位,“所谓逆来成圣成仙也”,倒转 来走才成仙成圣。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这个理论他讲过了,修道的方法呢?他说:“学道之士, 若能于感而遂通之后,弗失其寂然不动之初,而丹乃可还 矣。”这个非常重要,修道怎么修呀? “感而遂通,寂然不 动”,这两句话是《易经^系传》上的,作者是孔子,是中 国哲学先天的心物一元基本理论,是说生命的自性寂然不 动,永远是不动的、寂默的。后来佛经翻成涅槃,是寂灭的 意思,也是其中一个理由。寂灭的东西寂然不动,本来没有 动,超越时间空间;但寂灭可不是一个死东西,只要一个感 应,一交感一动,它就起用了。用了以后呢?由用返归于 体,用过了还是回到体。你说体没有东西那是空的,但是有 感就起作用。佛家的比喻也是一样,“全波是水,全水是 波”,我们本性像海水,外面的境界风一吹,就起波浪了; 这就是感而遂通。外在风不感的话,浪也平息了,又回 到水。
再讲回我们的思想,人这个思想情绪本来没有的,婴儿 生下来没有说话以前,寂然不动,没有喜怒哀乐,思想、分 别的观念很少,第六意识没有成长。等到头顶跳那个地方封 口了,开始学讲话,有思想、分别。第六意识慢慢成长是后 天习惯性的,我们现在的第六意识差不多都是情的方面。说 到修道,佛家同道家一样的,就是如何把情返回自性,归到 本体。现在诸位听到我讲的话,因我这些话而引起了思想, 又分别对或不对,这个也是“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使思 想念念迁流,在第一个思想过去之后第二个思想还没有来 时,中间这一段你要看清楚,“弗失其寂然不动之初”,又回 到原来那个不动清净境界,这是用心理状况的方法用功。佛 家的止观啊、参禅啊,专从这个地方入手修行。道家也注重 这个思想观念“感而遂通”之后的身体,当情动之后,我们 欲念一起来,真正有修养道家有工夫的,就晓得欲念是个 火,那一股发烧的力量向下流去,“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