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2/4页)

一笑娓娓说道:“古有孙膑使增兵减灶之法,诱使魏军一路追击,再半道伏击,一战而灭齐军。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听了这番话,其余众将尚在疑惑之中,耶律世良和萧屈烈却已经有所明悟,皱眉思索。

阳云汉接着说道:“大契丹退军并非单纯撤退,我料那姜邯赞断然不会轻易放大契丹大军离去,定会前来追击。不过以姜邯赞之能,追击之时一定会小心翼翼。

耶律将军可效仿孙膑增兵减灶之法,沿途丢弃粮草辎重,慢其心志,诱敌追击。再择一处有利地势,精心安排,岂不是有机可乘。”

耶律世良听完这番话心中豁然开朗大喜过望。萧屈烈却是面色一沉,暗自低头不语。接下来耶律世良和契丹众将细细商量阳云汉之策。

后面两日大契丹军依旧到郭州城下辱骂挑战,到了第三日,却开始悄悄拆除营帐,准备搬营撤军。

早有高丽军斥候将情况回报主帅姜邯赞和副元帅姜民瞻,姜邯赞连忙下令斥候再探,雪片般的消息传回,果然大契丹军开始撤退,并且走的极为匆忙,好似生怕被高丽大军缠住一般。

姜邯赞和姜民瞻对视一眼,姜民瞻说道:“主帅,看来大契丹军粮草将尽,是要退军了。”

姜邯赞点了点头:“看来的确如此,我们即刻点齐大军出城追击,无论如何不能放大契丹军这么轻易退回国去。不过为防大契丹撤军有诈,我们也不可迫的太紧,要派斥候多加打探,再派部分人马咬住大契丹军后阵,一点一点消耗他们的实力。待消耗到最后,我们再全力出击,给大契丹军以致命一击。”

姜民瞻连忙拱手应承,下令整军出城追击。

姜邯赞和姜民瞻统率着十万高丽大军沿着大契丹军撤退方向火速追击,两支大军一路往西北方向而去。

初始之时,逃跑的大契丹军尚且军容严整,可渐渐阵型开始散乱。老成持重的姜邯赞却不敢下令高丽大军追的太近,只是指挥高丽大军远远跟着。

不久之后姜邯赞看到大契丹军沿途不断丢弃粮草辎重,攻城云梯和冲车也是四处乱扔,姜邯赞终于下令姜民瞻统领一万人马上前加紧追击。

姜民瞻统兵很快就追到大契丹军后翼,两军接触之下,大契丹军一触即溃,四散而逃。

姜邯赞依旧生恐其中有诈,还不敢下令大军全速追击,依旧只是派姜民瞻率领一万人马在前面追杀,自己统率大军在后尾随。

又追了一段,姜邯赞仔细验看大契丹军丢弃之物,突然仰天哈哈大笑:“天赐良机于我,此番当可将大契丹国大军击败了。”手下将士不解,忙询问主帅缘由。

姜邯赞抚须回道:“你们来看,这大契丹军开始逃跑之时,只是丢弃粮草辎重,可此刻你们再看这满地多了何物,这些都是刀枪剑戟啊。连兵器都顾不上了,看来这大契丹军的的确确已是溃败之局。传我号令,全军加速追击,务求全歼来犯的大契丹军。”

直到此刻,高丽大军才全线追击大契丹军。大契丹大军逃的愈发狼狈,一直逃窜到茶河边。

幸而这茶河水位极浅,只及军士小腿,大契丹大军匆匆忙忙渡过茶河。紧随而至的高丽大军来到茶河边,丝毫没有任何犹豫,也跟着渡河追击大契丹军。

姜邯赞端坐马匹之上,眼看着副元帅姜民瞻带领着如蚁般的高丽军兵淌过河水,奋勇向前,他的心里突然涌出一股强烈不安的感觉,这是他戎马一生养成的一种直觉,可是他实在想不出有哪里不对的地方。

就在这时,茶河上游突然传来奔腾呼啸之声。姜邯赞听到这声音,神色大变,口中高呼:“不好,快传令大军撤回来。”

第一百六十四章 移祸江东

可惜姜邯赞醒悟的太迟了,茶河上游滚滚水流倾泻而下,瞬间将正在渡河的几千高丽军兵淹没。

原来耶律世良在统兵前来的路上,仔细观察过此地地形,阳云汉提到伏击之地时,耶律世良立刻想到此地,早早命人在茶河上游筑坝蓄水,终于将高丽大军引诱到此地。待大契丹军队顺利过了河流,高丽大军渡河之时命令掘堤放水。

此时的高丽大军被茶河一分为二,追击过河的约有六万大军,还有三万多大军留在茶河这边。

已经渡河的副元帅姜民瞻虽惊不乱,继续号令手下大军追击大契丹军。此时大契丹军并未回身反攻,反而继续逃窜。

隔河观望的平章事姜邯赞心知其中有诈,有心下令姜民瞻不要追击,可苦于茶河阻隔,号令不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