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 (第1/4页)

徐圆朗远远地道:“不敢劳徐将军亲送。”

“是吗?”徐世绩似笑非笑地道了一句。

徐世绩话音刚落,长亭边走出数名穿着青衣的男子。一名身着青衣的男子,手里刀刃一翻身子欺近,当胸给了徐圆朗一刀。

“你,儿子,快跑!”徐圆朗胸口泊泊流出血来,身躯倒下。

徐义愁还未反应过来,其他几名青衣男子揉身上前,徐义愁啊地一声。“不要。”蒋善合刚刚说完,徐义愁被几名青衣男子也是乱刀捅死。

蒋善合看着徐圆朗父子二人躺在血泊上,身子抽搐渐渐没了气,不由又惊又怒道:“徐将军,这是为什么,陛下不是答允了,免去二人死罪吗?”

徐世绩面无表情道:“没错,陛下是答允了你,放了二人。”

“陛下答允了,为何又杀了他们,我以人头担保他们不会再有对抗陛下之心的。”蒋善合说着不由痛哭流泪。

徐世绩叹了口气道:“蒋将军我知道你是个然诺之人,不过你担保是没有用的,只有死人才是最令人放心的。陛下是要夺取天下的人,绝不能容忍徐圆朗这等人在,斩草要除根,你懂吗?至于在城内放了徐圆朗,不过是走个过场,给徐圆朗旧部和兖州百姓面前作个一个样子罢了,一来在外人面前陛下信守了你的承诺,没有出尔反尔,二来徐圆朗毕竟在兖州还是颇有民望的。”

徐世绩话说完,几名青衣男子就已将徐圆朗,徐义愁父子二人的尸体装入一马车内运走,地上的血迹也撒上沙子。

“你看现在徐圆朗死了有谁知道,你回去也要说自己亲自送到了五里亭外,亲眼看着徐家父子离去,明白吗?”

“末将明白了。”蒋善合低下了头。

徐世绩笑了笑道:“我本以为你还要想一阵才想通,没料到这么快就明白了。你是一个人才,这一次攻下兖州又立下大功,陛下说要重赏你,以后就不用跟着孟海公了,来跟我吧,我会向陛下保举你为虎牙郎将。”

蒋善合闻言当下拜下道:“多谢,徐大将军。”

洛阳宫。

李重九从徐世绩那得知,徐圆朗父子被杀的消息后,对他的做事颇为满意。攻下兖州,对于整个战局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何况几乎还是兵不血刃地攻下。

李重九当下在奏折上批复,对徐世绩,王薄进行褒奖,对于徐世绩推举蒋善合为虎牙郎将,也在后面写了一个可字。(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东局势

李重九批复完奏折,这时虞世南,张玄素,以及薛万述三人一并前来拜见。

三人坐定,张玄素道:“陛下南征洛阳已有半年了,现在士卒思乡,颇有北返之意,王宰辅禀告突厥,高句丽屡犯边境,有不稳之势,差人来问陛下何时可以起驾返回幽京?”

李重九道:“朕也想返回幽京,但洛阳之事尚且搁下,朕不放心。朕担心朕若北返幽京,这前脚刚走,李渊后脚必再出关中,先灭萧铣,再攻洛阳,到时河南震动,结果一番辛苦付之东流。”

薛万述道:“陛下,洛阳有微臣和单将军把守,李渊要拿下岂是容易。可幽京乃是都城,陛下就久不在其位,恐怕人心不稳。王宰辅行事虽是稳重,但陈宰辅抱病,总是令别有用心的人在旁看着盯着。”

李重九目光一厉,他虽远在洛阳,但也知道河北士族并不消停,上一次杀了卢子迁后,河北士族这才稍稍安定了一下,现在又有人在暗中搅风搅雨。这倒是并非反对李重九,或要推翻大赵,只是乘着李重九不在幽京,作一些渔利之事。

李重九淡淡地道:“朕知道了。返回幽京之事,朕会尽快确定。”

“陛下,兖州平定之后,下一步是取山东呢?还是下江淮?”虞世南向李重九问道。

李重九反问道:“你觉得何者为先呢?”

虞世南道:“陛下,兖州已是攻下,山东如瓮中之鳖。正可以一网打尽。不过李唐汴州总管王要汉,仍据开封。开封乃是通济渠上重镇,若打通通济渠。黄河长江可连作一片,河上将畅通无阻。”

薛万述站起身来道:“两者皆有其利,但山东,江淮不能兼顾。何况眼下朝廷与杜伏威已有默契,现在若渗透江淮,则是提前与这江淮劲敌开战。”

“那么陛下是要先山东后江淮吗?”虞世南问道。

李重九看了一眼道:“薛爱卿说的对,先易而后难,朕不能两个拳头打人。山东有綦公顺,臧君相。淳于难三足鼎立,而江淮只有一个杜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