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推举 (第1/2页)
西宁城,作为和川蜀、西北遥相呼应的战略要地,城高壕深,这些年,也不知道迁徙了多少人口来开垦周边,巨城之内,甚为繁华,当然,可以说是一种人为经营出来的繁华,因为便是到现今数年过去,哪怕粮食,西宁城也做不到自给自足,更莫说各种日用品了,这也使得常年有商贩自中原腹地而来,也造就了这座巨城商贸的发达,同时流动人口的增加,也带动了其他行业。
现今,自发来开垦的移民,还在享受免税十年的优惠政策不说,这十年,每年官家还会贴补一定的生活费用,是以,民众生活还算宽裕,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为此,实际上不算军费等等,每年西宁府开发,户部每年就要填补十几万银元的窟窿,对现今岁财政收入去年已经突破亿贯(银元、石、匹)大关且每年都迈上新台阶的蒸蒸日上之帝国,看起来不是很多,但偌大帝国,需要支出的地方同样千头万绪,是以,实际上,西海地的开发,一直以来,都是由内府补贴。
内府补贴财政之处还有很多,架桥修路水利工程,内府每年支出都在几百万贯以上,而实际上,东海十三行加之海内海外各处皇庄、矿产,现今大多到了收获期,内府每年收入都在千万贯以上,安史之乱时,前唐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也不过如此。
令陆宁高兴的不仅仅如此,因为从周边掠夺大量来源稳定的贵重金属,铸钱的增加是必然的,是以,内府的财政收入也有很大一部分水分,但铸钱加之纸币发行,反而物价并没有大幅度上扬出现严重通膨问题,这说明国内生产力增长也很快,在宏观调控下,才能稳定物价。
而且现今不算海外行省,不算北海道、东瀛的安东都护府等等,中国人口,去年统计为一千一百万户,但每一户平均人口达到六七人,显然是新生儿大量增加,这才最直观的说明,子民们生活稳定,能养的起多个孩子了。
说起来,虽然大齐实际控制区已经远胜前代,但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数据,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汉民区域提供,周边辽阔的国土,和汉民基数相比,就显得人烟稀少了,便是契丹,去了汉民,还要加上女真等诸族,实际也不过百万人口,而现今汉民,也正向诸边地扩张迁徙。
西宁城便是其中一个缩影。
……
措温加布坐在茶楼的雅座,从窗口看着熙熙攘攘的西宁城,比他求学时,西宁城又繁华了一些。
品着香茗,看着城市街景,远方戏院的丝竹声和吱吱吖吖的唱腔隐隐可闻。
对面盲公虽然是汉人装束,但弹着马头琴,唱着苍凉小调,显然是党项艺人,曲调悠远,好像天地之大,就在他歌声中,令人心向往之。
措温加布这个舒坦啊,这才是生活啊。
唯一的遗憾,就是从进了西宁城,就再没见到那位恩人。
不过,恩人和自己一众人,可是老经略公亲自迎进的西宁城,想来,自己以后再不用过那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只是,自己以后做什么营生呢?
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家产也被阿柴部的混蛋抢光了。
只能寻昔日同窗,看能不能在衙门谋一份差事。
想起这些,措温加布又有些头疼,干脆不再去想,好像不去想,就没有了这些烦恼。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笑声:“措温加布,一个人在这里听曲啊!”随着笑声,门帘一挑走进来一人。
听到笑声措温加布已经精神一振,看到来人更是大喜,站起身作揖,“恩人,这几日不见,我如隔六秋啊!”
来人正是陆宁。
已经习惯他乱改成语,陆宁落座,笑道:“听闻你在这里,特来和你告别,明日我就起身东行。”
措温加布呆了呆,忙道:“这便要走么?救命大恩,无以为报,我总该请恩人吃酒。”想想,没有面前这神秘的齐人,他一家都饿死在路边了,现今虽然手头拮据,但为恩人践行总要做到。
陆宁笑笑,“算了,以后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再见呢?到时候,你富贵发达了,该当好好请我吃丰盛酒宴。”
“一定,一定!”措温加布突然眼圈有些红,哽咽道:“恩公,我该说什么呢?我一家性命,都是恩公所救,恩公却根本不图我什么,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遇到恩公这样的好人……”难受的,却再说不下去,没被人救助过性命的,怕很难知道他现今心里感受。
陆宁摆摆手,“算了,再说下去,我可坐不住了。”
措温加布抹了抹眼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