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华中大市场,天海画阁在业内的名声并不好,很多画廊已经想联合打垮了天海画阁,再共同瓜分被天海画阁掌控着的成熟市场。他们需要我。如果,我不要名,也不要钱,甘心居于幕后,出谋划策,一定会有很多画廊争相聘用我!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这句形容春秋战国时政治局势的话,用来形容现在的经济环境还是有些贴切的。”

何欢的话句句砸在了周博的心上,他承认何欢说得都对。周博不得不放缓了语气:“你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周董,您把话说反了,不是我要这么做,是您在要求我这么做。我今天本来是谈生意来的,是因为生意谈不成,我才不得以出此下策!”

“如果我和你谈生意呢?”

“在商言商,那当然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

“好,我从来不拒绝互惠互利的生意,我叫人送过一壶好茶来,咱们慢慢谈。你想喝什么茶?”周博突然换上了一副标准的笑脸,彬彬有礼,风度翩翩。

何欢也是笑容盈然,完全不似刚才的哀痛、凄厉:“我喝滇绿,这个时间我特别容易疲倦,需要提提神。”

一时间,屋子里和风细雨,如春花满堂。但是两个人的心里都明白,又一轮交锋马上就要开始了。

周博耐心地看着杯子中的茶水,滇绿所特有的那种青绿色极具感染力,让人觉得连升腾起来的水蒸气都是浅绿色的,这种绿色如果用水粉颜色调配出来,作为画的底色,应该会非常抢眼。周博就这样任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般飞驰,反正就是不想眼前的事。他懂得,最后的谈判已经到了,这会儿谁沉不住气,谁就得吃亏。

何欢则在专注地抚摸着茶杯上的图案,这是一套精美的茶具,光洁细腻的白瓷杯,杯身上绘着精美的建筑物。在茶具上绘建筑物挺少见的,这等于是把流动的和凝固的,易碎的和永恒的,这些根本没关系的风格生生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如果组织不好肯定会显得很粗俗,但是如果结合好了,倒是很能满足新贵们一心想打破成规,凸现自我的需求。何欢也在神游物外。

第五章 战争(26)

何欢终于研究够了茶杯,又拾起了桌子上那枚玉石印章,在指尖轻轻地旋转着。

“您知道我为什么把这枚印章带回来,而不留在身边吗?”何欢语调悠然,像是问周博又像是问自己。

周博望着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带回这枚印章,您就会把这一套印章整个废掉。可这套印章太美了,从我第一次见到它们,就觉得它们不应该是用在商业上的,而应该是属于超出世俗的隐士的。”

何欢的话勾起了周博的回忆,周博的声音也柔和了:“是啊,从我学画的时候起,我就给自己设计了这样一枚印章,希望有一天它能和我的画一样永存青史。等我明白了我当不了画家,就开始想用另一种方式把自己留在中国美术史中。所以,天海画阁稍微有了些实力,我就亲自到缅甸选材,做了这套印章。”

“后来,您和周涛把我带进了画商的世界,我才懂得做生意一点也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庸俗、市侩。这是一个充满了艺术和智慧的世界,天海画阁本身就和这枚印章一样,美玉为质,精雕为灵,名号为魂,独立于世间,闪耀着自己的光彩。”

听了这些话,周博心中五味陈杂,何欢总结得太好了。“美玉为质,精雕为灵,名号为魂”这十二个字,把周博心底深处对天海画阁的期许描绘得淋漓尽致。周博觉得很遗憾,这么透彻的形容不是出自自己三个儿女,竟然是出自何欢,这个昔日的儿媳,今天的对头。

“所以,我今天带回了印章,我更希望您能接受我的条件,让我尽快把那一百九十五幅画带回来。因为在我眼中天海画阁和这枚印章一样完美,我真心希望,不要因为我,给天海画阁留下瑕疵。”

周博揣摩着何欢话中的含义,不管何欢是真是假,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何欢目前也不想和周家和天海画阁闹得两败俱伤,既然如此不妨先听听她的条件。

“好吧,说你的条件。”周博的声音又恢复到很冷很无所谓的样子,他不能让何欢觉得自己被打动了,他怕何欢得寸进尺。

“我要八十万元人民币,一套一百五十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和一份稳定的工作。”

“房子和工作都要在你父母那边的?”

“对。”

何欢所开出的条件,大大出乎了周博的预料,工作简单,凭周博的人脉,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