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2/4页)

投靠一方——魏镇有六成机会。”

“现在这时,我方镇之于静的话,魏存东却会急着压迫杜恭真,杜恭真是大将,刚烈直道,一旦受辱,往往不肯罢休,这时,投靠我镇的反而有六成。”

“如此拖延着时间,转眼之间就是冬日,魏存东的身子骨,断无在冬春出兵,到了明天四五月,我镇已经好整余暇,兵强马壮,这时魏存东必出兵攻打杜镇,趁此相战时,等候时机,一旦出兵就要首战能胜,只要损失不大,杜恭真必降我镇。”

“到时候决战于野,只要一举大胜,魏存东的身子骨,必承担不了,到时,三郡纷乱,主公可从容取之,一统东益州。”

“主公拔于我出之蓬蒿,受恩如此深重,焉敢不尽力策划,唯臣见识陋浅,只有此计耳,还请主公恕罪。”

说完,张攸之再行一礼,说着。

王弘毅仰着脸想一阵,笑着:“镇之于静是其一,急者越迫缓者越裕是其二,鹬蚌相争是其三,首战必胜促其投靠,又一举击溃以定大局……你这话我越想越是有味道,的确是洞察如火。”

突然之间,王弘毅想起了三国。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逝,曹操进攻连战连捷。

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

袁谭和袁尚,急着压迫,他们一定会联合抗击,如果暂缓用兵,他们会爆发内讧。

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 。

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

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轻松又顺利,损失极小。

现在这时,也是一样,急者越迫缓者越裕,没有绝对的实力,谁先压迫杜恭真,往往逼着杜恭真转投一方。

想到这里,王弘毅已想定了,说话便十分从容,凝视着张攸之:“先生你说的不错,此战若胜,先生居首功!”

说着一笑,仰身靠向椅背,又说着:“我本想派人游说杜恭真,看这情况不要了。”

“主公,游说还是要的,派人去游说,杜恭真才能确定我们的心意,来个左右奉源摇摆不定,若是我镇什么人都不派,倒使他心中猜忌了。”张攸之笑笑说着:“只是游说不必焦急,让杜恭真知道我们的心意就可。”

这样说着,王弘毅连连点头,说着:“你连这一层也想到了,果是周详。”

就在这时,遥遥听见外面传来阵阵钟声。

这是中午时分,城中上林寺的钟声,钟声悠扬,远播四方,余韵回荡在室内,想起了刚才所说的“镇之于静”,两人都有所神会,不说话倾耳而听,一时都觉得尘俗尽洗,淡远醇厚。

天人交运,往往有所共鸣,人生之味,几寥可比。

第八十八章 上林寺的钟声(下)

宋涵被救出的第三日,也就是九月三日,魏存东发出一道命令。

“观成都府宋氏一族,勾结叛匪,诸多罪状,且并无退悔之意,背后怨尤,谋害命官……与以族灭之罪,本帅本非嗜杀之人,除此七十一人,与宋氏往来者,若脱离宋党,将逃犯宋涵恶行之事举出,尚可宽恕,不然被宋氏株连,必如此七十一人,斩首弃市。”

随后又发一道命令于众人:“凡报以逃犯宋涵行踪者,赏千金,予以官职。”

午时三刻,菜场上,除宋涵外所有被抓宋家人,以及掌柜之类,皆被当众斩首,尸体抛于乱岗,头颅高挂于广场处。

成都一处道观

面积很大,周围苍松翠竹,十分幽静,一座精舍坐落其中,里面清一色的檀木家具,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正中挂着一幅仙真图。

一个道童,为成鹤斟了茶,恭谨的退了出去。

成鹤喝着茶,看着手里由眼线传回来的密报,暗叹魏存东手段狠辣,果然是藩镇大将,杀起人来,真是干脆。

笑了笑,将手上密报撕碎,扔进一旁火盆,渐渐焚成灰烬。

纵横成都府上百年,历尽沉浮,几起几落,称得上是蜀地几大族之一的宋氏一族,竟就这样元气大伤,几乎三分之一被斩杀。

当政者不再顾忌脸面,撕破面皮之时,所谓的世家,也不过是执政者手中棋子,任由捏攥。

成鹤身份是方外之人,自然危险不大,可知晓这些事,对这些真正掌权者,更起了几分忌惮。

这次救出宋家家主,师门很是欣赏,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