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2/4页)

本分,仅仅保其官位,可是现在国公人才益多,就算保了官位,也没有功劳,史大人即使老矣,岂不为宗族计?”

史严想了想,说着:“我为郡守十数年,还有些威望,愿安抚降顺,数月之内必使全郡上下尽服国公。”

又说着:“族中大户,我能使他们捐钱捐物。”

吕素海说着:“这能使主公喜悦,但是却还不够。”

史严问着:“那有何教我?”

吕素海说着:“主公既下夷陵,志在荆州,史大人在荆州十数年,必有益于主公,若是在这方面下工夫的话,主公必高看一眼。”

史严听了,心中一宽,的确,自己在荆州有的是人脉和关系,在这方面帮助王弘毅,自然会起到别人难以起的作用。

荆州之臣,舍我其谁?史严这样想着,心中一喜,当设席请吕素海饮酒。

次日,而在吕素海走出夷陵郡城后,没用多久,郡守史严便大开城门,迎接蜀军入城。

第一百五十六章 撤军(上)

夜已深。

王弘毅五万大军,在郡城十里外扎下营寨有段时日,期间与秦军交战多次,都是小规模战斗,双方折损不大。

此刻此刻,蜀军营寨内,一片宁静。

蜀军军士已休息,只有执勤的士兵在营寨四周警戒着。

营寨大帐之中,王弘毅端坐帐中,面前桌案之上,摆放着一些文书帐册。

夜风有些凉,营寨内的火盆,被微风吹的微微发着亮光。

炭火已有些凉了。

吩咐外面的人换上新的石炭,王弘毅重新坐好,继续盯着面前案几之上的文书,脸上略带一丝倦色。

这些文书,正是从蜀地送过来,从他离开蜀地开始,虞良博大事请示,小事汇总成册差人送来,有些事情的确不是虞良博能做主,王弘毅在没有军务时,批阅文书,回上自己的话,再差人送回去。

至于这些帐册,是蜀军粮草辎重的账本。

从出发到这时的粮草用度,记录的很是清楚明了,王弘毅看着上面用去的这些粮草,知道这次出兵,消耗不小,还在他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蜀军的五万大军,消耗粮食的速度绝对不慢,现在蜀军随军的粮食,虽然无法维持长时间作战,但在他的计划里,已是足够了。

“希望樊将军和张范直能早一些带来好消息吧。”合上帐册,王弘毅心中轻叹。

不过王弘毅也知道,二人的任务,完成起来,不会太难,可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放心,这实际上是进入荆州的钉子,没有这二个,打草惊蛇,就难了。

上庸和夷陵实力比起秦地弱的不是一点半点,到底还有着一郡的实力,其中起了什么波折,收降之事未必能进行的太过顺利。

“再催一催十三司的人,让他们多加注意这二城的动静!”看看夜色,已然到了二更天,王弘毅也感觉有些疲惫了。

差不多该是休息的时候了。

这段时日,虽没有与秦军进行大规模战斗,忙着处理公务,以及查看几地情报,依旧让王弘毅没有太过悠闲。

“吩咐下去,注意警戒,其他人都好好休息,要随时做好出发准备!”王弘毅向大帐外的军士吩咐的说着。

虽郭文通已是闭门不出,看样子似乎是想和自己耗上了,王弘毅依旧没有掉以轻心,他自己本身就是喜好奇袭,这时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心对方不会这么做?

吩咐下去之后,王弘毅打了个哈欠,开始解下自己的衣甲,准备休息。

王弘毅解衣卸甲,刚刚躺下,就觉得鼎器猛的一震。

“莫非是……”王弘毅翻身起来,忙闭目凝视,感受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一凝神,就感觉到,头顶的气,有了变化。

两股白气,凝聚在头顶之上,盘旋一阵后,注入到了王弘毅的鼎器内,可惜的是,鼎器本来就已经满了,硬加入只使鼎内气运有所压缩,还有丝丝开始散失。

“两股白气加入?”王弘毅变化沉寂后,思索起来。

白气象征着一郡的气运,两股白气,也就是说,现在有两郡成为了自己的辖地。

“看来,上庸和夷陵,已是收得了。”感受着二股白气加入,王弘毅暗暗心喜,但是又有些苦恼,想不到现在竟然达到了“运大于命”的程度。

这时,困意已然消散,王弘毅此行目的,就是收降这二地,兵锋直指荆州。

既然已达成,王弘毅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